急诊昏迷患者急诊急救方案及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急诊昏迷患者急诊急救方案及效果评估

钟岚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昏迷患者急诊急救方案及效果。方法 选入本次研究的对象是92例急诊昏迷患者,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急诊治疗,在数字标注法基础上分组,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急诊急救方案,参照组实施常规措施,对比救治效果。结果 急诊抢救成功率方面实验组(100.00%)高于参照组(84.78%),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催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患者短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针对性急诊急救方案是抢救急诊昏迷患者的最佳方法,值得普及应用。

【关键词】急诊;昏迷;急诊急救方案;效果评估

在急诊科中常见到昏迷的患者,病情不仅危急,而且致病原因比较多样,患者主要是因为神经功能障碍,失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丧失意识[1]。由于患者自身昏迷,所以不能提供准确的临床表现,只能通过旁人描述,所以确诊和急救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如果误诊必将浪费宝贵抢救时间,给生命安全带来威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急诊昏迷患者具体病情,为抢救争取更多时间,不过如果没有合理的急救方案还是会影响抢救效果。所以说,为了确保抢救成功率,迫切需要找到最佳的急诊急救方案,本文就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计92例,为2020年2月-2021年4月本院急诊收治的昏迷患者,利用数字标注法分成两组,每组46例。实验组年龄范围19-78岁,均值(47.57±5.24)岁,女患21例、男患25例,病因:8例中毒、12例颅脑损伤、6例脑血管系统疾病、16例心血管系统疾病、4例其他;参照组年龄范围18-76岁,均值(47.17±5.44)岁,女患23例、男患23例,病因:7例中毒、13例颅脑损伤、7例脑血管系统疾病、15例心血管系统疾病、4例其他。上述资料达到对比研究标准,差异小(P>0.05),能进行对比研究。所有患者从病发到急诊就医时间不超过2小时;研究征得家属同意,签订书面协议。排除因为癫痫、精神疾病等造成的昏迷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急诊急救中采用常规方法,也就是快速全面检查患者病情,对生命体征做实时监测,送到相关科室做检查和处理,结合具体病情实施手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急诊急救方案,具体如下:

1.2.1 急诊初步救治:建立静脉通道,清理患者的呼吸道;观察呼吸、瞳孔、皮肤等变化,监测血压、心率、血糖等生命体征;同时记录尿量、做头颅CT检查等;如有必要进行插管或气管切开,确保呼吸畅通。

1.2.2 急诊对症处理: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①如果患者昏迷是因为低血糖,急救中就要及时补充葡萄糖等物质。②如果患者昏迷是因为颅内出血,要及时做侧脑室穿刺引流术。③如果患者在昏迷期间呼吸或心跳骤停,急救中马上展开心肺复苏手术。④如果患者昏迷是因为大量失血,马上给予止血药物,同时进行输血处理。⑤如果患者昏迷是因为脑水肿,立即给予脱水剂,避免大脑功能严重受损。⑥如果患者昏迷是因为血压过高,立即静脉滴注降压药物,有效控制血压水平。⑦如果患者昏迷是因为一氧化碳中毒,立即送入高压氧舱治疗;⑧如果患者昏迷是酒精中毒引起的,及时给予纳洛酮等解毒药物;⑨如果患者昏迷疑似农药、药物等中毒所致,及时导泻、清除毒物、洗胃等处理,同时,确定有毒物质的成分后,给予相应的解毒药物进行治疗。

1.2.3 及时分诊:患者在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或是抢救成功后,准确分诊,送到普通病房继续观察和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统计两组急诊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意识障碍解除、生命体征稳定、无不良症状,则为抢救成功。

1.3.2 统计两组急诊昏迷患者催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用SPSS25.0软件,t、x²检验定量和定数资料,用(6114c6d07f91e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和(%)表示,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急诊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较于参照组急诊昏迷患者,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更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1 对比两组急诊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n,%)

分组

例数

抢救成功

成功率

实验组

46

46

100.00

参照组

46

39

84.78



7.577

P



0.006

2.2 对比两组急诊昏迷患者催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

相较于参照组急诊昏迷患者,实验组患者催醒更快、症状消失时间更短,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2

2 对比两组急诊昏迷患者催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6114c6d07f91e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h)

分组

例数

催醒时间

症状消失时间

实验组

46

2.09±0.45

4.41±1.37

参照组

46

3.24±0.96

6.05±1.62

t


7.357

5.243

P


0.000

0.000

3 讨论

昏迷是急诊收治患者的常见表现,要进行针对性急救处理。创伤所致的患者,以昏迷、瞳孔改变、失血性休克等为主,为了明确致病因素,需要及时进行头颅CT,确定损伤程度[2];此类患者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在急救中需要综合分析病情,加强呼吸道管理,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此外,也有部分患者昏迷是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感染及器官疾病所致,此类患者以神经病理征阳性、瞳孔改变、循环不稳定、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偏瘫等为主要表现[3];急救方案制定中需要以解除病因为根本,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带来的危害。中毒而昏迷的患者,容易出现呕吐、大小便失禁、面色改变等症状,进行排泄物、胃内容物检测,同时进行导泻、洗胃和对症用药。本次研究中,采用针对性急诊急救方案的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比参照组高,催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参照组快,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结果证明,在急诊救治中给予患者针对性急救方案,能让患者更快苏醒、症状更快消失,恢复平稳的生命体征。

综上所述,针对性急诊急救方案是抢救急诊昏迷患者的最佳方法,值得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娟. 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和效果评价[J]. 人人健康, 2020, 523(14):454-454.

[2] 李菁菁, 陶玲. 急诊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要点及预后情况评估[J]. 饮食保健, 2019, 6(1):180-181.

[3]张军. 急诊昏迷患者的急救方法及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9(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