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认知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崔岩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安医院 邮编: 750000

【摘要】目的: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认知康复护理对其影响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98例。入组患者需根据抽签结果不同分为两组,蓝色签为对照组(n=49),行常规护理,红色签为观察组(n=49),行认知康复护理。并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对照组,ADL评分>对照组,且WCST各指标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认知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能够使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荐。

【关键词】认知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护理效果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治愈难度大、易复发的特点,患者一般会在行为、感知、情感、抑制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精神分裂症患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加。现阶段,临床中常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对该疾病进行干预,但由于该疾病无法治愈,患者长期承受较大心理压力,其社会功能等会受到一定损伤,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则主要针对认知康复护理对该疾病的影响效果进行探究。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核准,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共计98例。入组患者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均为自愿参加,并根据抽签结果平均分为对照组(蓝色签: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红色签:认知康复护理)。对照组49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6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6.28±5.16)岁。观察组49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6.31±5.19)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可进展。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患者需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等。

观察组:认知康复护理。(1)思维训练。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语言与信息刺激,引导患者多说话,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物品归纳分类方法对患者进行训练,锻炼患者计算能力。(2)行为锻炼。通过程序化行为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洗漱、穿衣、吃饭等日常行为活动,引导患者联系折纸、体操等,锻炼患者的动手能力与肢体能力。(3)个性化认知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要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并进行针对性护理计划制定。患者每天需至少进行30min训练,且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对于表现突出的患者需给予鼓励,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4)角色扮演。为促进患者尽快回归家庭与社会,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进行家庭角色扮演。随着角色扮演熟练程度的加深,可引导患者参加社会活动,接触正常的社交圈。

1.3观察指标

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别为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与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威斯康星卡片分了检测(WCST)评估患者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总应答数、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持续性错误数四方面。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用(6114c6eb9c499_html_740ffcbc966de2c3.gif ±s),检验用t

2 结果

2.1两组MMSEADL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细如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MMSE、ADL评分对比(6114c6eb9c499_html_740ffcbc966de2c3.gif ±s;分)

组别

例数

MMSE

AD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9

27.19±1.93

25.36±2.33

41.29±5.68

59.75±14.31

观察组

49

27.21±1.87

20.09±1.25

40.92±5.62

76.54±8.63

t

-

0.052

13.952

0.324

7.033

P

-

0.959

<0.001

0.747

<0.001

2.2两组患者WCST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各指标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详细如表2: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WCST对比(6114c6eb9c499_html_740ffcbc966de2c3.gif ±s;分)

组别

例数

总应答数

完成分类数

正确应答数

持续性错误数

对照组

49

96.18±9.01

3.66±1.53

30.48±4.39

18.92±5.59

观察组

49

88.37±10.48

4.28±1.16

33.18±6.85

16.33±5.58

t

-

3.956

2.260

2.323

2.295

P

-

<0.001

0.026

0.022

0.024

3 讨论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逐渐增加。该疾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知、行为障碍,甚至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而且,精神分裂症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现阶段,临床中常使用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但为使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得到进一步保证,需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特别术需要注意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的训练,包括疾病自知力、社交能力、基本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以此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除此之外,如果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越明显,那么也就有更高概率患有精神残疾。因此,如果患者适应了住院环境,也适应了长期地呆板且机械的生活模式,与外界环境脱离较长时间后,会逐渐丧失基本社会功能,这不仅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更多是受疾病自身的影响。因此,在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需要注重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在精神疾病系统中,护理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患者实现精神康复。与常规护理方式不同,认知康复护理在关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同时,也关注患者的身心状态,为患者提供最大康复护理服务[3]。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引导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充分锻炼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认知能力的干预,锻炼患者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让患者自主挑选需要服用得到药物等方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用药意识。而且,护理人员也需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通过定期举办讲座等方式,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更加理解、宽容患者。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认知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干预后患者整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认知康复护理对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认知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的思维进行指导,能够使患者的语言表达、手工操作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以此来减少患者对他人的依赖,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使用认知康复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融入正常社交圈,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丹. 康复护理辅助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015(002):187-188.

[2]陶丽娜. 血清心肌酶谱检验在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3):112-113.

[3]裴亚云. 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年20卷16期, 2824-2826页, ISTIC CA,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