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工作重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工作重点研究

李娜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血液内科 150000


摘要: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的护理工作如何做到让患者满意,如何能够做到帮助治疗提升疗效,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将护理工作做到细致之处,是护理工作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缺铁性贫血护理工作中存在哪些重点环节,并且采用相应的措施做好这些重点护理环节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指导建议、护理技能、药剂、生活规律

一、清晰缺铁性贫血护理的目的:

要找出对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就应该了解护理工作的具体目标。从护理目标出发,找出有效的护理手段与措施,提升护理质量,找出护理工作重点并且优化与完善。这样护理工作重点才是切实可行的,是护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而不是盲目的设置出的文件目标。

1.1要能够保证基本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行: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是能够让基础的护理正常有序的进行。比如叮嘱患者家属,给患者发放药剂,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关注治疗方法的改变等等。所以这是做好护理工作的第一步。而这些都需要患者的配合,才能正常完成。

1.2熟悉药剂实用以及注射药剂过程中的应急技能:

在缺铁性贫血症状严重的患者中,需要服用相应的铁剂。有些患者由于吸收功能不佳或者患有其它疾病,药剂的实用效果不佳,也需要实用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尤其是后者。有多种不良反应可能发生。作为护理工作人员要对不良发硬的症状有所了解,能够在患者出现危险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急救手段。这也是护理人员护理中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之一。

1.3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康复:

护理的目的当然是帮助治疗,减轻患者症状。同时能够缩短治疗的时间,让患者尽可能的尽早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正常的生活。这是护理工作的终极目标。

1.4从长期角度看,护理目标还包括复发的防范:

当患者通过治疗,让缺铁性贫血症状环节,身体内铁元素含量不断提升,最终达到正常指标治愈缺铁性贫血疾病的时候。护理人员还应该具备更加开阔的视野。提醒患者要注意这种疾病容易复发。并且给出生活和饮食方面的建议,降低患者缺铁性贫血疾病复发的几率。

二、做好护理工作中重点环节的方法与手段:

2.1保证基础护理进行需要建立医患信任:

既然做好护理工作的第一步,是能够保障基础护理的有序进行,那么我们就尝试找出可能阻碍正常护理发生的原因。基本护理技巧的缺失,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的不足,以及患者的不配合。这些原因都有之。但是前两个原因对于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来说,具备基本护理技能,有一定的工作责任心并不难。主要是患者的不配合容易造成护理工作无法有序进行。因为患者是不断流动的,不是能够固化的,每个患者的性格也有所不同。那怎么做好这个工作,让患者配合呢。那就是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成为患者的伙伴和倾诉者。那么彼此不断增进了解,让信任度增加。患者从情感角度也会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让基础护理有序开展。

2.2应对应急状况,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护理技能:

基础护理技能相信每个专业的医护人员都具备。但是对于不常见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发的护理急救措施,可能造成护理工作人员的措手不及。如何熟练的采取适合的护理措施,这就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边护理边学习,总结这些突发情况的经验。同时丰富急求措施的技能,综合提升护理职业素养。

2.3缩短治疗周期要采用细致科学的护理方式:

如何能够帮助患者缩短治疗的时间呢?方式可能各不相同,但是都有科学的规范标准。为什么方式各不相同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患者的患病原因不同,身体状态不同,自然造成了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可能对不同的患者作用不一。因此就要采取个性化护理方式,分析患者患病的原因,因症护理。对于偏食、减肥造成的缺铁性贫血,应该侧重于食物食用方式改变的方式。对于工作压力大的,在用药的同时应该采取心理劝慰的方式进行护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找到病因后,还要定期的对治疗指标进行检测,根据病人状况的改变护理的调整用药的药量。

2.4注射于药剂的使用护理:

注射铁剂就要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注射过程中多观察,出现问题及时急救。对于药剂的使用,要按照医嘱,同时建议患者定期检测,根据身体指标不断调整用药的次数和药量。

2.5为了实现减少缺铁性贫血疾病复发,要从饮食和生活规律中进行指导护理:防止复发就要保证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铁元素,所以食品补充是最为直接的途径。建议患者多使用例如动物内脏、瘦肉、木耳、蘑菇等等含铁量大的食品。同时要注意蔬菜和水果的搭配。并且生活节奏适当减慢,减轻生活中各种压力带来的影响。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结束语:从护理要达成的目标出发,找到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为了更好更优质的完成这些环节的具体工作,要进行合理分析,采取适合的方法与手段。

参考文献:

[1]与缺铁性贫血有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J]. 黄桂东,曹郁生.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3(11)

[2]112例老年贫血患者的临床分析[J]. 冯子玉,张国斌,肖红. 华西医讯. 1986(01)

[3]缺铁性贫血相关参数在幼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探讨[J]. 陈碎朋,余玲玲,江明华,谢奇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16)

[4]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对幼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摘要)[J]. 刘新远.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83(Z1)

[5]幼儿血红蛋白与发锌发铁调查[J]. 张晓珍,王雅梅,柳滨. 中国疗养医学. 2008(10)

[6]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方姝.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72)

[7]贫血患者血液检验中生化仪的临床应用研究[J]. 董立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