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肾综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观察

周颖 庄博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广州 510630


【摘要】目的: 观察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配合。方法: 纳入样本均来自我院肾内科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总计51例,搜集时间2020年1月9日至2021年2月9日,开展联合治疗及优质护理对策。结果: 治疗后患者FIB指标低于治疗前,PT、APTT指标高于治疗前,预测值P<0.05;治疗后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低于治疗前,预测值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联合治疗及优质护理措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凝血功能,效果显著。

【关键词】肾综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护理

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肾内科常见疾病,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导致的严重蛋白尿及其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肾病综合征以蛋白尿为特异性表现,患者发病后机体处于高凝状况,部分患者伴有高血脂、低蛋白血症,长时间用药治疗时,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工作开展[1];若于日常护理工作中,栓子脱落随血液循环至肺部,诱发肺栓塞,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开展有效防治护理措施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2]。现本研究笔者为避免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深深静脉血栓不良预后,特针对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诊疗工作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样本均来自我院肾内科肾综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总计51例,搜集时间2020年1月9日至2021年2月9日,其中涉及男性样本32例,涉及女性样本19例,年龄55-82(62.41±2.05)岁;病程4-41(19.83±1.55)月。

1.2方法

1.21治疗

患者入组后均给予饮食管理,采用优质蛋白、低盐、低糖、低油脂的食物,选用4mg泼尼松于晨起口服,联合给予患者5000U低分子肝素钙行皮下注射,每日注射一次,持续治疗14天。

1.22优质护理

予Padua静脉血栓风险评分,根据评分结果予预防DVT健康知识宣教。加强体位指导,护理人员坚持人文关怀理念,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注意事项、临床护理重点及难点,协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间隔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翻身动作轻柔,避免推搡患者,以免导致患者不适;于患者翻身期间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处使局部血液循环;于患者皮肤受压部位,借助海绵垫等方式,有效减轻局部剪切力,避免局部压力性损伤情况发生,加强对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3];针对长时间卧床患者,采用床上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患者绝对卧床期间,给予患者关节踝泵运动,必要时予气压治疗,以加速机体循环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依据患者机体状况,辅助患者进行下床活动,以提高机体免疫代谢情况;加强机体营养干预,有效改善机体高凝状况,多给予患者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采用少食多餐模式,确保机体营养均衡[4]。按医嘱正确服药,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过程,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及凝血功能的监测。

1.3评价标准

于患者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凝血指标检测,主要检测指标包括FIB、PT、APTT;检测患者血脂指标,主要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将0.05设为统计学P值的预测值。

  1.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凝血指标分析

治疗后患者FIB指标低于治疗前,PT、APTT指标高于治疗前,预测值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凝血指标分析[6114c7e9c78a7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

时间

n

FIB(g/L)

PT(s)

APTT(s)

治疗前

51

6.01±1.58

10.52±1.86

24.25±6.38

治疗后

51

2.58±1.33

17.52±1.79

38.69±8.49

t值


11.861

19.365

9.710

P值


0.000

0.000

0.000

2.2 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指标分析

治疗后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低于治疗前,预测值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指标分析[6114c7e9c78a7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

时间

n

甘油三酯(mmol/L)

总胆固醇(mmol/L)

治疗前

51

8.56±1.92

10.05±2.01

治疗后

51

5.99±1.67

6.53±1.85

t值


7.213

9.202

P值


0.000

0.000


  1. 讨论

肾病综合征以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肾功能受损,代谢功能紊乱,易导致机体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肾病综合症呈慢性进展型,患者发病后机体处于高凝状况,受药物因素影响,治疗期间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较高,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现代西医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首选抗凝治疗,给予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针对性治疗,本研究笔者特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加强内皮细胞抑制效果,可有效避免因低密度脂蛋白诱发的血管损伤,加强血管内皮保护机制;同时可增强低分子肝素钙血小板抑制作用效果,可有效降低血栓凝固几率,并于疾病治疗期间,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加强体位指导,有效避免血液淤堵,改善局部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机体舒适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提高临床护理开展质量[5-6]。经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FIB指标低于治疗前,PT、APTT指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低于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改善,血脂稳定,整体疗效显著。

综上,肾综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联合治疗及优质护理措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可深化推广。

参考文献:

[1]岳芳君,王以虎,高润雅.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分析与探究[J]. 系统医学,2020,5(22):191-194.

[2]尤汉萍. 针对性护理对ICU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J]. 母婴世界,2017(20):192.

[3]么爽,谢红,郭静,等.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55-57,64.

[4] 刘华刚, 郑娜, 杨海燕. 气压泵联合多维度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作用及对BPC,aPTT,PT水平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 2020, 26(3):481-483.

[5]李元元,周玉意,全俊.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肾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187-190.

[6] 何晓兰, 蔡蕾, 周雪玲. 品管圈护理模式应用于成年男性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效果[J].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v.13(04):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