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发现脑梗死?

/ 1

如何早期发现脑梗死 ?

谢敏春

华蓥市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 638600

现阶段,脑梗死已成为继癌症后另一个健康杀手,其危害性极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脑梗死的危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人脑梗,全家遭殃”,这说明只要发生脑梗死,不仅对自身造成伤害,还会拖累家庭,即使病人得到抢救,挽回生命,但仍然存在较高的致残风险,致使病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增加家庭负担。所以,一定要预防脑梗死,掌握脑梗死早期发病症状,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一、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常见的脑损伤疾病,此病的发生是由于脑细胞因缺血、缺氧性坏死,对病人的脑功能损伤极大,脑梗死的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具体表现症状有偏瘫、语言障碍、认知障碍、感觉异常、视力障碍等,严重者昏迷不醒甚至死亡。引发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是动脉硬化,另外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相关,如果早期未及时发现治疗,导致脑梗死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

二、如何早期发现并预防脑梗死?

很多人可能觉得脑梗死是突发性的,但实际上此病发生有先兆,脑梗死发作有主观症状、脑神经症状和躯体症状,主观症状在早期发病时会出现,留意这些细节,能挽救自己和亲人的生命。如果具备下面这些症状有可能是脑梗死,所以要提高警惕。

症状一:头晕眼黑。突然出现头痛头晕或间歇性头痛,并且头痛时还有恶心、呕吐感以单眼发黑,无任何意识改变,持续数秒和数分钟方可缓解,这些症状是早期发病先兆,原因是颅内血液暂时堵塞视网膜动脉导致。有些人下蹲太久突然起立时会出现双眼发黑,这是因为长久下蹲,改变体位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

症状二:疲乏、困倦。如果经常感受身体困乏无力,哈欠连连这说明你可能存在脑缺氧,部分病人还会出现呼吸中枢缺氧,连续打哈欠,睡眠不佳等也是脑梗死发病先兆。

症状三:身体、行动障碍。如果出现发作性一侧肢体麻木发力、吐词不清、头晕等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且自行缓解,这是典型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俗称小中风,离脑梗死发病不远了。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均为早期脑梗死发病先兆,除以上症状外,还出现流口水,食物从一侧漏出,性情大变,血压反常升或降等均考虑为脑梗死,最好到医院接受脑部CT或MRI检查,听从医嘱,配合治疗,远离发病危险因素,健康生活。

三、预防和治疗脑梗死“要多做”和“要少做”的事项有哪些?

(一)要多做的事项

1、健康调整饮食。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控制盐的输入量,每天食用量<6g,减少脂肪类、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少食多餐,鼓励病人多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尽量选择牛奶、鱼类和瘦肉,如果有高血压、高血糖史,需要控制甜食,少吃辛辣、油腻性食物,科学养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2、调整生活方式。鼓励患者每天的饮水量>2000ml,积极预防便秘,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规律作息时间,生活、工作要合理搭配,劳逸结合,监督病人戒烟少酒,每次进餐1h后适当的运动锻炼,能改善脑循环,增强体质,选择有氧运动合理锻炼能积极预防各种心肺疾病。不要久站、久坐、久蹲,定时活动锻炼,积极参与户外轻度运动。

3、精神情绪调控。改掉易爆易怒的坏习惯,面对事情要心平气和,学会自我情绪管理,每天保持愉悦、舒畅的心情乐观面对生活,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才能拥有良好精神状态,尽量不要与人发生正面激烈冲突,调整情绪状态能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4、定期体检和养生治疗。45岁以上一定要每年坚持体检,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存下某些疾病先兆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和预防。

(二)要少做的事项

1、拒绝进食高盐、高糖、高热量及高脂肪食物。长期进食高热量、过于油腻的食物会导致人体血液粘度增加,血脂飙升,进而易发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加速脑梗死发作。如果身体过于肥胖最好要科学进餐,适当的减脂瘦身,将体重控制到合理范围内,如果过度肥胖本身存在较高的发病风险,继续进食高热量食物会加速脑梗死复发。

2、长期熬夜、身心压力大。现在的年轻人,心理压力大,家庭负担中,社会竞争强,如果长期熬夜会加速血管受损,因为熬夜过程中体内会排泄“升压素”物质,导致自身血压上升,最后会进展为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