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社交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基于大数据的社交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

侯敏杰

河南省农业农村信息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3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数据呈现井喷,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因大数据使用而获益匪浅,但随之而来的大量个人数据信息的泄露也已经引起各方的重视,也引发了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多个层面的问题。隐私权保护成了互联网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对网络隐私权保护进行了初步控讨,为同行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隐私权,社交网络,保护,研究

社交媒体已成为目前社会交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和信息载体,在利益的驱使下,一部人敏锐的嗅到了社交媒体中隐藏的潜在利益关系。比如,美国的社交软件 Facebook 收集用户浏览记录的基础上,进行高精准的广告投放,每一年可以获得大约 1460000 万美元的额外收入。比如,2020 年央视 315 晚会曝光的人脸识别滥用问题,许多商场安装了人脸识别摄像头,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了上亿的人脸信息,影响非常恶劣。

上述现象除了向我们揭示社交网 的危害力和影响力之外,也表明当前社会采用的先进技术会迫使人们在无形之中丧失自己的隐私权,这也导致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在如何面对数据挖掘技术广泛使用所带来的数据透明化现状下,研究使用社交网络服务的用户隐私权如何进行保护问题已经千钧一发。

为了保证大数据背景下社交媒体平台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有序发展,对用户的隐私保护采取了以下措施。

1 科技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社交媒体用户间的信任形成是基于用户隐私倾向的主观心理认知过程,受到双方关 系、对方信誉以及对预期传播行为的风险评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科技人员应该提 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开发人员应该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一方面要确保软件开发过程的 高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给不法分子留下漏洞,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自己不利用自己的技术去挖掘或者爬取用户的隐私信息;科研人员需要调查、统计和收集大数据 背景下社交网络存在的漏洞,尽快研究出高效的安全防护技术,例如,社交网络数据的 匿名化技术,社交网络数据的水印技术、社交网络数据的自适应访问控制技术等。同时, 科研人员也应该紧跟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先进技术成果,结合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出顺应 中国国家发展实际情况的隐私权保护技术,并将该技术通过编程、实现、测试验证转化为可以发布的新版本或者补丁包,确保隐私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够得到很好 的解决。

  1. 用户提高自身意识。用户个人注意提高自身对个人敏感信息的辨别能力,树立良好的隐私保护安全素养。首先,用户应该主动地接受公益性的信息安全教育活动,不贪图小利小惠,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 WIFI 等进行社交网络服务,使自身具有辨别影响网络安全陷阱的意 。其次,用户应该提高自身责任意识,明确社交网络中的每一位用户都是社交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做到不跟风、不随意关注、转发和传播无效信息,不参与有损用户隐私安 全的事件,比如,购买其它用户信息,关注不良网站,传播非法链接等。再者,用户应 该具有强烈的维权意识,作为社交网络的真是参与者和受益者,用户应该积极履行自己 作为合格公民的责任,对于任何通过不法途径获取用户隐私的活动,不应该对用户隐私 泄露熟视无睹,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应该积极的进行举报和维权,维护社交网络 环境的清明。最后,社交网络服务的用户更应该树立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主人翁意识,作为社交网络的一线使用人员,应该积极的就自己在社交网络中遇到的隐私泄露问题提 出一定程度上的解决方案,为社交网络隐私权保护献计献策。

  2. 企业遵循行业法规 企业自身作为社交网络软件的开发者,对自己开发的软件具

有足够的了解,它能够通过后台数据库或者高级的访问权限查看、保存和截取用户的大量隐私信息,所以如果企业作为第三方泄露用户隐私,那么用户的隐私保护将会沦为一张口头支票,用户自身 将会毫无隐私可言。因此,企业首先应该加强企业文化的教育,加强企业信息安全领域 的相关管理机制严格制定并且遵循保护用户隐私的相关条例条约。其次,企业也应该积 极主动的去应对社交网络行业存在的各种隐私泄露问题,积极的去评估用户隐私泄露存 在的风险,完善系统的后台漏洞,同时也应该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制定出适合当今社交网络环境的数据开放条款,寻找用户隐私保护和用户个性分享之间的平衡点。最后,企业作为社交网络保护中承担责任的主体力量,应该进行行业内部沟通和讨论,制定适应于本领域不同群体之间共同认定的行业自律隐私保护公约。

政府制定约束性政策。政府作为代表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行政机关,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行使公共权利的责任,维护社会的稳定于发展。首先,政府应该充分听取用户、企业、运营商等各方代表意见,组织他们进行集体讨论,促使三方彼此之间明白自己的权益和责任,督促相关行 业出台社交 app 使用者的规范条例,并有效地监督它们的行为。其次,政府应该制定个 人信息安全法,加大力度惩戒非法的隐私获取行为,针对企业应该制定社交网络行业的 企业自律规范,在社交网络运营商层面,制定相应的企业方隐私保护规范,针对运营商 对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明确规定相关惩罚和赔偿条例,严重者需要给与一定的法律惩戒。 最后,政府应该充分行使其监督责任和管理责任,对社交网络中的主体用户的行为、社 交网络用户相关行为所产生的社交内容,社交网络平台在法律边缘试探的擦边球行为给 予明确的管理条例和相应约束,确保社交网络环境的良好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图书馆论坛》2019年第6期67-75,共9页 孟晓明 [1,2];贺敏伟[1]

(2)《现代情报》2015年第11期43-48,共6页 周姗姗[1];徐坤[1]

(3)《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98-100,103,共4页 苑雪

(4)《图书与情报》2018年第1期71-8页,共10页 张衠[1,2]

(5)《科学之友(上半月)》2016年第1期10-15,共6页 王学辉[1];赵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