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效果的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优化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效果的教学方法

鲍森林

温州体育运动学校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田径运动教学,体育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不仅能够激发初中生学习田径运动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参与田径运动活动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初中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能够进一步增强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能够让初中生做到劳逸结合。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越来越深入的新课程改革,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提升,作为体育教学一项重要内容的田径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田径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当下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各个阶段的学校教学在田径教学方面都没有取得预期的、理想的效果。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实际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初中阶段体育田径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首先体育教师就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要把田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要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要实现田径教学活动的多样化,要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深入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这样才能为初中生创建一个田径学习和锻炼的良好氛围,才能有效的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初中生更好的、更有兴趣的、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田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在影响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的方面的影响因素

从整体上看待我国体育运动田径项目是一个短板,在最近十几年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还没有给予田径运动充足的重视,也没有深入的研究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方式,同时也没有建立健全的训练规范和要求。基于当前社会背景,初中体育教师很难做到精准的把握田径运动在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这对初中体育田径运动教学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二)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作为初中阶段田径训练主体的初中生,对田径运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完成情况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在最近十几年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随之大幅度的提升,再加上家长只重视文化课程学习成绩的提升,导致现阶段的初中生缺乏来自生活的磨练,不能吃亏,在田径训练活动中不能做到全力以赴,这样就导致田径运动训练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初中生不会主动的了解田径运动的训练知识,导致对如何进行科学的田径运动一无所知,这样也就不能给予体育教师田径运动训练更好的配合,最终导致初中体育田径运动教学的效果不好。

二、提高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在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方面所具有的科学性的方法

(一)从科学角度对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初中体育教师必须结合初中生的身体生长和发育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田径运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并对田径教学训练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健全,这样才能保证制定的田径运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初中体育教师要结合不同年级的初中生的身体生长发育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田径运动训练方案,然后提交给学校的相关部门,经反复讨论并修改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初中学校的相关领导要监督田径运动训练方案的执行情况,确保训练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另外,初中学校要针对田径训练相关的知识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对体育教师在田径运动方面的专业技能进行有效的提升,这样才能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指导初中生进行高效的田径运动训练。

(二)要结合初中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对田径训练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进行平衡

对于初中生来说,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要在保证身体正常、健康发育的基础才能开展田径运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结合初中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对田径训练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进行平衡。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专项训练和普通训练相结合,既要利用专项训练对初中生的速度、力量、爆发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又要结合普通训练,这样能够有效的杜绝出现田径运动由于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过大导致初中生过度疲劳伤害身体的现象。初中体育教师还要确保训练量在每一个初中生的身体接受范围内。

(三)安排初中体育田径运动训练要科学合理

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受到遗传因素等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田径运动活动中的表现必然不同。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田径运动课堂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训练制度和方案,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身体状态,科学的、灵活的对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进行安排,给不同身体素质的初中生安排不同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标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田径运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这样才能不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高初中生的田径运动能力和水平。

三、在分析提高初中体育田径运动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理论结合实践

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多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习惯不停的向初中生灌输大量的田径专业知识,而忽视相应的实践,这样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的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初中生学习和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提升田径运动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要利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初中生建立起体育锻炼必须具备科学性的理念,帮助初中生学习和把握具有专业性的田径训练方法;要利用实践活动让初中生进行一定量的田径运动,帮助初中生对速度和耐久性进行有效的提升,帮助初中生强健体魄。这个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要把学习理论和进行田径锻炼的时间做好平衡,不仅要让初中生充分的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确保初中生训练时间充足,同时要把控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初中体育教师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的增加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初中生参与田径运动学习和训练中。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运动理论知识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制作成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上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把初中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并能通过视频对标准动作进行了解,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整体田径运动能力和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虽然我国在田径方面已经取得一点成绩和进步,但是相较于其他世界体育强国,差距还是十分的巨大。我国要想挤入世界体育强国行列,就要重视对田径运动人才的培养,就要从孩子抓起,就要深入的挖掘初中生的田径潜能,必须重视初中阶段的田径教学和训练。现阶段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还是使用训练强度低、训练量大的教学方式,这样的训练方式不能把初中生所具有的田径运动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田径运动训练的效果低下。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训练方案。

参考文献

[1]沙红亮.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控制分析[J].田径,2020,{4}(12):51-52.

[2]张浩.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控制研究[J].田径,2020,{4}(11):55-56.

[3]王国军.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分析[J].考试周刊,2020,{4}(78):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