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贾楠

山西省 临汾市中心医院 0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10-2020.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防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心血管内科疾病类型繁多,多数疾病病情较为严重,临床治疗难度系数较高,常见的病症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心绞痛等,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心血管内科治疗阶段,护理工作同样十分重要,对于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到疾病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对护理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10-2020.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7例和23例,年龄42-75岁,平均(62.03±5.85)岁;疾病类型:心肌梗死17例,冠心病15例,心力衰竭10例,心绞痛8例。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6例和24例,年龄43-76岁,平均(63.08±5.14)岁;疾病类型:心肌梗死18例,冠心病16例,心力衰竭10例,心绞痛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用于比较研究。全部患者均为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宣教、生活护理、常规检查等基础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防范护理措施,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医院因素以及患者因素。护理干预措施:(1)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为其讲解院内环境,帮助患者了解,并且基于环境特点,在意外风险高发区域设置风险标识,帮助患者识别风险。采取防护措施,例如在湿滑地面放置防滑垫;(2)建立专门的培训机制,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护理人员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其护理操作能力,掌握沟通技巧,能够充分认识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如果发生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处理应对;(3)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例如交接班、护理操作、职责范围等,均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制度展开,保证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另外还需要保证患者病房整洁,医疗器械摆放正确;(4)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为其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护理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自我护理水平。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差错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

    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6115fd15cf9b3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组间比较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n(%)]

组别

例数

护理差错发生率

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

50

1(2.00)

0(0.00)

对照组

50

5(10.00)

6(12.00)

x2


5.014

5.528

P


<0.05

<0.05

  1. 讨论

在临床心血管内科护理阶段,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的健康和恢复造成影响,引发护患纠纷问题,因此需要加以重视,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环境因素。主要为医院一些设施、硬件配置对患者形成伤害。入院时,患者对医院环境存在较强的陌生感,意外事件发生风险较高。比如不慎摔倒、滑倒,或者病房中病床为设置护栏导致患者翻身跌落等;(2)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也是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因素。近些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因此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繁忙,护理工作量较大,直接导致护理整体质量不佳。另外,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所不足,实践操作能力较差,不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失误,进而引发不良事件;(3)医院因素。现如今大多数心血管内科患者均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因此也导致护理工作复杂,但是医院并未对相关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和完善。另外部分医院过于重视医疗水平,缺乏对护理质量的关注,相关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专门的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导致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佳,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4)患者因素。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分析,多数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存在强烈的负性情绪,如消极、抑郁、烦躁等,同时对其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在实际治疗阶段难以有效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滋生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2-3]

因此,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恢复,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则需要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4]。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也表明基于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及不良事件,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其依从性,减少医疗纠纷发生风险。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专门的考核机制,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强化其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5]。改善院内环境,保证病房整洁、安静,能够帮助患者适应环境,为其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完善医院管理机制能够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指导,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不断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掌握沟通技巧,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明红.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169.

[2]陈惠芳. 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满意度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9):88-90.

[3]吕娟娟. 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评估与防范[J]. 医药前沿,2020,10(34):159-160.

[4]莫凤笑,梁淦桐,陈良春. 对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3):308-309.

[5]索桂萍.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0):15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