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成像(CTA)对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CT血管成像 (CTA)对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吉淮 张绍伟 李笑琴

东莞市长安医院放射科 广东 东莞 52380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诊断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接收的81例疑似头部血管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均予以患者实施CTA检查,对病变情况进行检查找出疾病病因,分析CTA诊断疾病的价值。结果:经CTA检查检出44例血管性病变,检出率54.32%,在检出的的病变中,占比最高的是动脉瘤,共计检出19例,占23.45%。结论:采取CTA检查对诊断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CT血管成像;头部血管性病变;诊断;应用价值


头部血管性疾病属于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多比较严重并且发病后也极容易进展,这使得疾病有很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所以需要进行及时的诊断[1]。头部血管性病变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且疾病也较隐匿,这使得疾病早期检出率往往较低,而如果患者出现比较典型的症状则常提示患者疾病处在非常严重的阶段,在病情处在严重阶段的患者,抢救难度增加,因此探讨有效诊断疾病的手段至关重要[2]。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创血管检查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及推广到临床诊断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检查技术是CT血管成像(CTA),该方式主要是通过CT扫描人体血管信号,获取的信号经计算机影像重建并加以相应的处理,可清楚的显示血管部位的基本构造,为疾病判定奠定有利基础[3]。本研究中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81例疑似头部血管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使用CTA检查的诊断价值,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81例疑似头部血管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因为出现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肢体功能障碍、语言表达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入院,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也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的基线资料如下:男性55例,占67.90%,女性26例,占32.10%;年龄最小者为1岁,最大者为69岁,平均年龄(43.2±1.6)岁。

    1. 方法

本组选取的81例研究对象均采取德国西门组16排CT机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操作的时候主要是辅助患者为仰卧体位,嘱咐患者深呼吸以保持平静,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在进行扫描前固定患者头部,选择检查方式,平扫(0°角),挑选大脑中动脉最佳层面,测量达峰时间,点击Table:Same TP移动检查床至大脑中动脉显示最佳层面,点击Load后出现Press move,再点击Cancel move。在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主要是用高压注射器,按CH键,选择A→B(其中A代表显影剂3.5~4m/s 20ml、B代表生理盐水3.5~4.5ml/s 20ml),扫描与给药一同进行,若动脉显影逐渐减弱则停止进行扫描。返回到PatientBrowse界面并点击Applications打开DynEva,将Cereb-seq-dy8.0 H30s拖动到DynEva,在大脑中动脉显示最佳层面测量达峰时间,设定延迟扫描的时间(达峰时间+6+2),设定给药量1.5ml/kg,扫描与给药同时进行,当中动脉显影逐渐减弱时停止进行扫描。扫描获得的影像数据可输入到检查设备自带的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分析,CTA影像分析主要是借助后处理软件做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图像进行360度的旋转,从多角度进行检查。

    1. 观察指标

统计CTA检查对头部血管性病变类型的检出情况。

    1.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A检查结果

经CTA检查19例动脉瘤,占23.45%,动脉闭塞及狭窄性病变8例,占9.88%,动静脉畸形17例,占20.99%,颅内血管正常37例,占45.68。见表1。

表1 CTA检查结果

血管性病变

例数

百分比(%)

动脉瘤

19

23.45

动脉闭塞及狭窄性病变

8

9.88

动静脉畸形

17

20.99

颅内血管正常

37

45.68

合计

81

100.00

2.2 CTA检查情况

经CTA检查检出的19例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瘤13例,占16.05%,后交通动脉瘤3例,占3.70%,大脑中动脉及后动脉瘤3例,占3.70%。检出的8例动脉闭塞及狭窄性病变中,动脉闭塞5例,占6.18%,动脉狭窄3例,占3.70%。检出的17例动静脉畸形中,额叶畸形11例,占13.58%,顶叶畸形6例,占7.41%。

3 讨论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常用CTA检查方式用于头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CTA检查的成像原理主要是通过将螺旋CT扫描同计算机三维影像重建结合,其中三维影像重建属于图像处理的重要手段,临床诊断中可借助计算机获取各像素内物质百分比,且能显示物质不同灰度,进行影像重建时刻显示不同亮度,获得足够多的信心,充分显示重叠血管,且可准确鉴别血管管腔构造。对头部血管性病变,应用CTA检查可诊断并鉴别多种疾病,如对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疾病,出现这一疾病的很多患者存在较大占位效应,患者多是因为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颅内出血就诊,在入院后进行这一疾病的检查中,应用CTA的检查方式不但可显示出血部位还能显示动脉瘤瘤体大小情况。此外动静脉畸形也属于头部血管性疾病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其中的畸形血管团常存在正常脑组织,存在供血动脉增粗以及引流静脉扩张表现,内膜变厚多表现为透明变性及钙化,在对这一疾病的诊断上借助CTA的检查方式能够直观的显现患者动静脉畸形状况。动脉闭塞与动脉狭窄也是头部血管性病变的类型,此类患者早期不会出现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随着硬化狭窄的进展会让血流变慢以及粘稠度增加,对这一情况采取CTA检查方式能精准显露颅内动脉狭窄部位、狭窄程度以及侧支循环状况。本次研究探讨了采取CTA检查对患者的诊断情况,检出81例疑似病例中44例为头部血管性病变,提示采取CTA诊断的价值显著,在检出动脉瘤、动脉闭塞及狭窄性病变、动静脉畸形等也可明确病变类型,通过这一结果也提示采取CTA能够为临床医师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疾病提供参考借鉴,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综上所述,CTA的检查操作具有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等特征,将该方式用于头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中有助于早期检出疾病,为疾病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梁金瑞, 马国刚, 任际光,等. 64排螺旋CTA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03):219-221.

[2]赵继军, 石犇, 肖静,等.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装备, 2019, 16(01):57-60.

[3]李磊, 赵飞, 夏春潮,等.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第二代双源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J]. 华西医学, 2018, 33(08):1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