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胆囊结石误诊和漏诊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误诊和漏诊原因分析

何映俊

核工业四一七医院 特检科 陕西省 西安市 710600


摘要:目的:查找分析在胆囊结石诊断中使用超声检测方式时,发生误诊和漏诊的原因。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组织其分别接受病理检测及超声检测,以病理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结石类型分布情况,比对超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若超声检测结果存在误诊、漏诊现象,则对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①超声检测下,50例患者胆囊结石检出率为98.00%,与病理检测下的100.00%检出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值>0.05。②有1例病理检测结果为“普通型胆囊结石”的患者,被误诊为“充满型胆囊结石”,另有1例充满型患者被误诊为普通型,总计出现2例误诊(4.00%)、1例漏诊情况(2.00%)。结论:患者BMI指数达到肥胖标准后,由于腹部脂肪层较厚,会导致超声波信号传递受阻,进而造成胆囊结石误诊和漏诊。

关键词:超声诊断;病理诊断;胆囊结石;肥胖


0.引言

胆囊结石是胆石症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分为胆固醇结石或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式结石以及胆色素结石三种形式[1]。其中,绝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几乎没有症状,此种类型的胆囊结石疾病又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无需治疗。如果患者呈现出胆绞痛、右上腹隐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合并糖尿病、胆囊钙化、胆囊无功能、反复胰腺炎等疾病时,需通过胆囊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目前,临床诊断本病的主要方式为腹部B超、超声内镜、血常规等方式。作为一种影像学诊断方式,超声诊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很多有关临床超声诊断的文献资料中,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并未达到100%,表明此种方式存在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为了尽量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使患者早日确诊胆囊结石疾病、尽早接受治疗,必须找出超声误诊、漏诊胆囊结石疾病的原因。本研究围绕5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梳理研究过程,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综述

科室界定:本院肝胆外科、普通外科、影像科;时间限定:2017年1月~2018年10月;分析对象选定:5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1)出现胆绞痛、右上腹隐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例检测结果提示为胆囊结石的患者;(2)思维意识清晰,能够与本院医护人员进行无障碍交流,及时反馈的患者;(3)病历资料完善程度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患者;(4)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5)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予以批准。

排除标准:(1)合并重症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2)已经并发胆囊积液、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胆囊癌的患者;(3)妊娠期女性患者;(4)因患有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或其他原因的,导致无法与本院医护人员进行有效交流的患者;(5)对本研究持有抵触情绪,拒绝参与的患者;(6)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

5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男女比27∶23,年龄区间35~68岁,平均(52.16±7.68)岁。

1.2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病理检测和超声检测,以病理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结石类型分布情况,比对超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若超声检测结果存在误诊、漏诊现象,则对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超声检测流程如下:

(1)设备选择:GE公司生产的彩色超声诊断仪,型号为LOGIQ E9,优势为:高清晰、高分辨率二维图像.

(2)检测流程:①叮嘱患者在检测前一日夜晚10时后禁食,可适量饮水(应控制在300ml以下),检测日清晨7时半~8时,在空腹状态下接受检测。②由医护人员帮助患者仰卧在检测床上,待其呼吸、心跳平稳后,将超声探头的频率设定为3.5MHz,准备检测。③首先将超声探头对准患者腹部第6、第9根肋骨之间的区域,按照顺时针的顺序,缓慢移动探头。④将肚脐偏右约5cm的位置设定为重点观察区,根据超声影像,记录患者胆囊大小、厚度、是否有异常回声以及异常回声的特性、胆囊结石的形状等。⑤根据影响结果,评估患者是否患有胆囊结石以及所患疾病的类型。

(3)超声检测期间的注意事项为:①患者胆囊腔内的回声区如果存在强光团,则不能根据此时的影像结果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胆囊结石疾病。②探头移动时,患者机体应尽量保持静止状态,如患者体位发生变化时出现回声变化情况,同样不能作为疾病评估参考,需待患者体位保持稳定后进行重新检测。

2.结果

2.1 50例患者病理检测及超声检测下的胆囊结石分类型检出情况对比

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总检出50例(100.00%);超声检测结果显示,总检出49例(98.00%)。经过比对,病理检测结果能够完全检出,而仅仅从初检数据来看,超声检测结果并未达到100%,存在漏诊情况。

1 50

例患者病理检测及超声检测下的胆囊结石分类型检出情况对比

胆囊结石类型

病理检测(50)

超声检测(50)

普通型

14(28.00)

14(28.00)

充满型

17(34.00)

16(32.00)

多发型

12(24.00)

12(24.00)

泥沙样型

7(14.00)

7(14.00)

总检出

50(100.00)

49(98.00)

2.2 超声检测下漏诊及误诊现象的发生原因梳理

根据上述检测结果来看,50例患者仅出现1例漏诊情况。但经过比对分析后发现,有1例病理检测结果为“普通型胆囊结石”的患者,被误诊为“充满型胆囊结石”,另有1例充满型患者被误诊为普通型。因此,共出现2例误诊(4.00%)、1例漏诊情况(2.00%)。查找原因后发现:导致超声检测误诊及漏诊的原因为:3例患者的BMI指数均达到“肥胖”标准,导致腹部脂肪层较厚,在一定程度上阻绝了超声波信号的传递质量,导致检测结果受到影响。

3.综合讨论

目前,临床用于检测胆囊结石的超声检测方式首选为腹部B超,正确诊断率可达到96%以上,能够清晰显示出结石的大小、数量、胆囊壁厚度、胆囊内有无肿物以及胆总管有无扩张情况[3]。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超声内镜检测法,紧贴患者胃壁及十二指肠壁进行扫描,也能够清晰显示出胆囊情况。但相较于病理检测近乎100%的准确率,超声诊断方式还存在数个百分点的误差。以本研究为例,对5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出现1例漏诊和2例误诊情况,成功检出率为94%,与病理检测100%检出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此种“差异不显著”建立在样本数量较低的基础上,如果检测人数进一步增多,则误诊和漏诊几率虽然不会明显提升,但误诊及漏检的个体数量不容忽视。在对误诊和漏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患者肥胖是主要原因,即腹部脂肪层较厚,导致超声波传递受阻,最终造成误诊。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高脂肪、高糖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增加患胆囊结石的风险,还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因此,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郝苏红.超声诊断胆囊结石误诊和漏诊原因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8):192-193.

[2]叶茂,彭晓宇,熊小玲.超声诊断重度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的误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12):58-60.

[3]谢文.分析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及漏、误诊原因[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7):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