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观察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的临床效果

吴强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分析了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干预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以来我院精神科就医的80名躯体化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之后把他们平均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的治疗措施,之后实验组内病人又增加了以心理干预疗法为主的辅助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内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内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同样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躯体化障碍患者实施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干预疗法为主的治疗措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因此应当做好这部分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让患者尽早摆脱这类疾病的折磨。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患者;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心理干预疗法;治疗效果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相对复杂,而且容易反复发作的复合型躯体病症,它会影响到人体的多个器官或是系统,因此应当提高对这类疾病的关注度,临床中,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抗精神病药物和心理干预疗法为主。但由于单一的治疗措施很难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本论文对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干预疗法的实际治疗效果开展了研究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开始于2020年5月、结束于2021年5月。具体将在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8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当成了研究样本。第一步,分析整合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且将他们划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进一步分析可知,对照组内患者主要采用的是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的治疗措施,包括23男、17女。组内患者的年龄在27-6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7.56±3.32)岁。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验组内的病人增加了以心理干预疗法为主的辅助治疗措施,共有24男、16女。组内患者的年龄在28-7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8.92±4.20)岁。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患者均符合躯体化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而且拥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之后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还排除了存在精神分裂症、适应障碍的患者。经数据计算可知,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本次研究值得继续推进。

1.2研究方法

首先,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的治疗措施。具体使用的药物有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由“Eli Lilly and Company”生产,注册证号为“H20150287”。初服药时的用药量为每天40mg,之后可以在7天内将服药量调整为每天40-60mg。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让患者服用利培酮片。

其次,实验组患者新增加了以心理干预疗法为主的辅助治疗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支持干预。需要对患者的心态状态进行评估,进而根据评估所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引导干预措施。医护人员要注意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医患关系、鼓励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2)认知干预。重点在于纠正病人对于躯体化障碍的错误认知,提高患者的风险意识。在这方面的护理干预中,还可以尝试通过注意力转移法来稳定患者的负面情绪,引导其积极配合各个环节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主要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AMA与HAMD评分进行了量化对比分析。为了便于量化比较,将实际治疗效果分成了以下标准:(1)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有所改善,之后生活质量有所提升。(3)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没有丝毫改善.。

1.4数据处理

研究中,借助于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若“P<0.05”即证明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对比

汇总相关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之后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为实验组90.00%,对照组60.00%。

2.2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

表1: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对比(61161e7349f3c_html_394f8328d64e5c7b.gif

组别

人数

HAMA评分

HAMD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25.32±7.89

7.13±2.84

23.87±9.12

8.23±2.63

实验组

40

24.12±7.68

12.01±3.13

24.89±9.23

10.69±3.14

T值


0.487

5.162

0.354

2.584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躯体化障碍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发展进程慢,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且患者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同时还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1】。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躯体化疾病与患者个体差异、遗传因素以及心理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患者在发病后,身体器官也会受到相应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性功能障碍以及月经障碍,皮肤等感觉系统以及肠胃功能也会出现异常,给患者的人际交往以及正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躯体化障碍患者来说,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以服精神药物为主,药物治疗的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精神状况,但从整体治疗效果欠佳,且容易让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治标不治本。近年来,心理疗法作为新兴的治疗方式受到了患者的追捧和支持2】。本研究结论证实,在心理干预疗法的辅助下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HAMA、HAMD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差异显著(P<0.05)。因此应当做好这部分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玲. 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2):37.

[2]饶贵优,林燕. 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观察[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4):594-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