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董英华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工业路小学 河北石家庄 05216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既可以降低教学难度,学生也可以开展自主学习,从而更加深刻和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案,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当作教学重点,这样才能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正是培养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也是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的重要途径。因为独立思考能力是每一个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中必须要具备的能力,更是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需要具备的技能,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因素较多,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为了达到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我将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1. 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因素

  1. 教师对学生过度依赖,脱离教师教学之后会出现无从学起的现象

通过对部分小学数学的调查和分析后发现很多小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比如教师讲述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习什么内容,一旦脱离了教师的讲解之后学生就会出现无从学起的现象,在一点正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长篇大论的讲述理论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一旦脱离了教师的讲解之后学生就会不知从何开始学起,这一现象也影响了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不及时改变这一现象学生会过度的依赖教师,甚至还会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更别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当作教学重点,从而摆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 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会把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教学重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会要求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公式和概念,又或者是挑拣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教学,殊不知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学好数学知识需要学生深入地去理解数学概念和公式,而死记硬背的方式完全不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公式和概念,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的兴趣,最终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体现出了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重视,如果不及时改变这一观念和现象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产生的影响较大。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度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才会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而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以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要远远高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能之后就会自主开展学习,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和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帮助和影响。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其未来发展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小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取得的效果要高于其他阶段,通过这些也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1. 以问题为引导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因为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问题的引导下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且发散自己的思维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对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像我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了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就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这个多边形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等等,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被勾起,接下来我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同学们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1. 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创设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因为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去探究数学知识,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进行思考和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起到了积极的帮助和影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情境创设教学法的重视,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就像我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创设了“购物”的情景进行教学,也就是在班级内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进行金额的计算,又需要对人民币的金额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探究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达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小学生未来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 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通过引入生活故事和生活实例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并且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问题思考,从而实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就像我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比如上周结束的月考我会让学生统计班级考试平均分,并且制作成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学生的分数占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数据统计、数据计算和总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观念来实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保障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盛良.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数字化用户.2018,(1).202.

[2]李小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215-216.

[3]包艳芳.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