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研究

刘敏 林洁 孙丽丽

济南市第二精神卫生中心   250032 山东济南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自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由本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估患者心理焦虑情绪;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QSI)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Q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心理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心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效果


脑卒中的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脑卒的致病因素是因为患者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永久性、暂时性脑功能障碍,患者会丧失部分劳动力与生活能力,会对患者的家庭形成巨大的经济压力[1]。脑卒中后抑郁作为脑卒中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食欲减退等。若是未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引起重视,会对患者的恢复状况形成严重影响。本次研究将针对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自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由本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4位,女性21位;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为(53.98±4.65)岁;观察组中男性26位,女性19位;年龄17-77岁,平均年龄为(54.26±4.2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指导患者用药,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治疗。医护人员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医护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关系与个人喜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适应能力[2]。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嘱咐患者家属积极予以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医护人员需要充分利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方式,对于患者的错误思维方式进行正确引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患者情感支持,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3]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焦虑情绪,分值越高代表代表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4](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情绪,分值越高代表代表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

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5](PQSI)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由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使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x±s)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组SAS评分为(34.28±4.23)分、SDS评分为(33.14±4.26)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8.94±4.26)分、SDS评分为(57.31±5.13)分,观察组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对比

观察组PQSI评分为(6.23±0.49)分,对照组PQSI评分为(10.87±0.42)分,观察组PQ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并且致残率与致死率都相对较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因为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会由于身体出现的病痛,对疾病产生恐惧与慌张,并且因为对疾病发展的位置都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情绪出现失控的情况,从而引起心理疾病[6]。及时对患者采取心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情感疏导,纾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率,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抑郁患者使用心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并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碧琴,上官上林,江文婷.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5):16-17.

[2]杨子琳,闫杰.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以及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 新疆医学,2021,51(2):187-189,203.
[3]赵世初,卢艳丽,田志军,等. 逍遥散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肝郁化火型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0):97-100.
[4]邢玉平. 情志护理配合药物干预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效果及对患者抑郁症状、心理韧性的影响分析[J]. 哈尔滨医药,2019,39(1):86-88.
[5]姚雪榕,洪伟雄. 延续心理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及提高其康复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4):238-240.

[6]王彩宁,李秋云,温爱萍,等. 团体心理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HAMD评分影响分析[J]. 名医,201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