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 2

超声检查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谭海容

四川省广安市华泰奎阁医院 638500

事实上,在临床医学领域,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因为超声检查具有很好的直观、细致的检查效果,无论是对于患者可以实施的超声诊断,还是对于后续的治疗工作,超声检查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和效果。

在临床医学领域,卧床患者的数量其实是比较多的,而对这些患者来说,由于长期的卧床休息和接受治疗,是比较容易出现压力性的损伤,这种损伤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影响,而其本质上是压力造成的损伤。在诊断、评估过程中也会遇到比较大的难度,这无论是对于患者的康复还是对于后续治疗手段的应用,其实都是十分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在压力性损伤的患者身上进行超声检查的应用,直观的检查图像能够带来相对应的压力性损伤的数据和信息,进而做好高水平的压力性损伤评估,一方面有利于医生知晓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情况,从而实现针对性的治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患者知晓自身的病情,提升治疗的信心。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超声检查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必要的阐述和分析,希望对后续的压力性损伤的评估工作起到一定的效果和借鉴作用。


一、压力性损伤的概述

所谓的压力性损伤,其医学定义为处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具体的临床医学表现为局部的组织损伤情况,同时也可以表现为开放性的溃疡情况。压力性损伤在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上的出现概率比较高,不仅会使得患者承受比较大的病痛,同时也不利于患者自身疾病的康复,而为了做到针对性的高效治疗,就需要开展压力性损伤的评估,相关的医务工作者可以依据各种信息和数据对压力性损伤进行评估工作,包含皮肤的完整性、溃疡严重性和累计部位等等。依据具体的评估结果进行治疗。

超声检查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应用,可以对真皮、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结构等等进行鉴别,依据PI的解剖部位,可以对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当存在着PI之时,超声图像能够呈现出很多的特征现象,包含组织结构紊乱、低回声病变、筋膜不连续性及不均匀低回声区域等特征现象,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和护理,这对于促进PI患者的康复,并且减少患者的病痛情况具有重要疗效作用。就目前来看,在国内的医疗机构当中,卧床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概率是非常高的,在处理、治疗工作不及时的情况之下,会导致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现象变得更加严重,轻则影响患者的治疗,严重情况下还会使得部分患者面临着截肢等等风险,因此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疗机构,都需要重视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情况,并且要求患者进行配合,以此来完成高水平的治疗工作,使得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二、具体的PI分期情况

于2016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声明,将术语“压力性溃疡”更名为“压力性损伤”,之所以这样做,其主要目的在于对PI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正确和准确的描述,依据具体情况来看,通过局部解剖组织的缺失量,NPUAP将PI分为六期,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①一期的压力性损伤是指:压不变红斑,皮肤相对比较完整;

②二期的压力性损伤,患者的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真皮层也会出现一定的暴露情况;

③三期的压力性损伤,其已经出现全层皮肤的缺失,疼痛情况相对比较明显;

④四期的压力性损伤是全层皮肤和组织的缺失情况;

不可分期为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损伤程度被掩盖;深部组织损伤为持续加压不变白,颜色为深红色、栗色或紫色。

三、超声检查评估压力性损伤

首先是超声检查模式的选择,实际的压力性损伤超声检查的评估,理应选择二维模式,利用高频线阵探头进行超声检查,实际的检查过程中,需要依据检查的部位、组织的厚度情况对检查深度进行调整,最好将其控制在2—5cm左右。检测得到的超声检查图像能够将患者压力性损伤部位的皮肤、肌肉、骨膜等等部位进行清晰的显现,其中Lucas等、Grap等的研究工作当中,其应用超高频超声探查足跟皮肤状况,超声波发射频率较高,足跟处形成的超声图像分辨率相对较高,分层更加清晰,在国内后续的压力性损伤的评估工作中也可以进行运用,其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和作用。

四、超声检查压力性损伤评估的优势作用

在目前的临床医学领域,在压力性损伤的评估工作当中,医务工作人员无法使用肉眼对压力性损伤或者是肌层的破坏情况进行直接的细致观察和评估,在运用传统评估手段的情况下,其整体的检测工作流程相对比较繁琐,而且容易使得患者的医疗支出大大增加,而超声检查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应用,具有实时性、可重复性等等优点,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回声强度就能够对压力性损伤病变范围情况进行分辨,从而做好压力性损伤进行评估工作。

例如实际的超声检查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应用过程中,还有利于进行定性评估,目前PI超声异常的征象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包含组织结构紊乱、低回声病变、筋膜不连续性及不均匀低回声区域这四种异常征象。其中结构紊乱可以出现在大多数的压力性损伤患者当中,主要表现就是回声纹理粗糙、边缘不清晰等等。

另外超声检查还能够诠释PI的进展过程,在具体的检查过程中,检测工作人员依据超声检查的结果能够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结构改变和回声强度等等情况,其中高频超声技术的运用,更是能够获取到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图像,而且随着PI的改善,水肿的回声区域会逐渐缩小。因此,医务人员通过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深部组织损伤,动态评估PI的进展过程,为早期干预提供了客观依据。


结论:

综上所述,就是笔者针对超声检查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应用进展的相关研究和分析了,从文中阐述内容中能够发现,目前超声检查已经广泛地在压力性损伤的评估工作中进行运用,并且与传统的评估方式相比,超声检查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和作用,但需要知晓的是,超声检查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应用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包含对于操作者水平要求比较高等等,这也是后续的超声检查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应用需要进行优化和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