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疹病的诊断与防治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牛结节疹病的诊断与防治研讨

杨义忠

蟠龙镇农业服务中心 六盘水市水城区 553021

摘 要:牛结节疹病,是传染性皮肤病。最近几年,诸多牛场牛只频繁流动,加大了牛结节疹病的传播几率。为此,在牛只流动时,一定要格外关注牛只皮肤情况,避免传入该病。本文就以牛结节疹病为例,针对其诊断与防治展开论述,希望能助力相关养殖人员及时鉴别牛只皮肤病,有效抑制该病的传播范围。

关键词:牛结节疹病;诊断;防治

引言:于牛只而言,一旦出现牛结节疹病,便会导致病牛异常消瘦。即使仅有一只牛出现牛结节疹病,如若不及时预防与诊治,便会在短时间内导致养殖场内大量牛群感染该病,令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由此可见,需及时发现该病,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以确保养牛业稳步发展。

  1. 牛结节疹病病原

牛结节疹病,属于一种急性传染病、慢性传染病,主要是因疙瘩皮肤病病毒所引起的,这一病毒对外界化学因素与物理因素等均具有超强的抵抗力,该病毒在PH6.6~PH6.8减可以长时间存活,在细胞培养液中或4摄氏度甘油盐水中可存活5个月左右,在零下80摄氏度下保存病变皮肤结节,该病毒则可至少存活10年。经过实践发现,这种病毒对乙醚以及氯仿非常敏感,使用十二烷基硅酸钠溶液在短时间内就可将其灭活,而使用甲醛消毒剂即可将其大面积灭杀。

  1. 流行病学

疙瘩皮肤病病毒以牛为自然宿主,山羊、绵羊等是次易感宿主。这种病毒主要是借助患病牛只的鼻腔分泌物、精液或者是唾液进行传播,一旦牛只遭到病毒的感染,该病毒便会流传于牛的皮肤结节、血液以及肌肉之中。当然了,经过蚊虫叮咬,也会导致该病毒广泛传播。为此,在气候湿热的夏天以及蚊虫数量多的季节里,也是这一病毒爆发的关键时期。据了解,在同一个地区内,因该病毒流传致使牛只发病的几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左右。

  1. 诊断

  1. 临床症状分析

牛结节疹病具有潜伏期,自然感染为2周至5周,实验感染为四天至12天。当牛只感染该病毒后,其体温会迅速升高,普遍不低于40摄氏度,且会长时间持续发热症状。在病情不断发展后,病牛会出现结膜炎或者鼻炎等情况,而且在其鼻子、眼睛之处会出现大量黏脓分泌物,在牛体表处,还会出一些肉眼可见的“圆形隆起”,这便是结节,一般结节大致有20毫米左右的大小,多分布于牛的头部、牛的乳房、牛的四肢、以及牛的颈部,如果触碰这些“圆形隆起”,则会伴随阵阵痛感[1]。此外,还有一部分会处于表皮与真皮之处的结节,这些结节普遍是呈不规则形状的肿块,如果病情出现恶化,便会导致这些肿块坏死,一旦肿块脱落,就会出现深洞。事实上,在牛只患有牛结节疹病后,不只会出现上述症状,随着其病情的发展,在后期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乳房水肿、四肢水肿及颈部水肿等现象,在牛只病情越来越严重后,还会出现继发性肺炎,而妊辰时期的母牛如果被该病毒感染,则极有可能流产,公牛在病后的4周内,会伴有不育现象,病情严重还会导致永久性不育。

  1. 实验室诊断

在采取实验室诊断法诊断牛只牛结节疹病时,可以通过应用病理学、血清学等方式,有效检测出现病变皮肤处细胞胞浆的包涵体。在应用电镜检查后,足以发现新生皮肤结节中存在大量病毒粒子。

  1. 鉴别诊断

牛结节疹病与牛常见皮肤癣病、皮肤螨虫病区别,如下分析所示:

①牛结节疹病,病原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节肢动物传播,多在夏季内爆发,危害巨大,会导致牛群异常消瘦,甚至是死亡;皮肤表面会出现圆形的隆起,隆起直径普遍不小于两厘米,不多于三厘米,属于痘性结,会存在一痛感;不存在人畜共患;普遍通过临床特征诊断,确诊需要实验室诊断;使用抗生素控制病毒,避免其激发感染;使用碘伏涂擦患病之处而治疗。

②螨虫病,病原是痒螨;普遍出现在冬季;疾病特征是出现丘疹、脱毛、结痂、擦伤症状,会伴有一定痒感;不存在人畜共患;一般临床症状就可以加以诊断;应用2.%硫磺石灰温热药液药浴治疗。

③癣病,病原是真菌;一般发生在冬季,多见小牛犊或青年牛换的此病;在皮肤上会出现直径为五厘米左右的卵圆形脱毛或圆形脱毛区域,会存在一定痒感;存在人畜共患;通过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应用2.%~5.2%硫磺石灰或者是1.0%碘伏涂抹治疗。

  1. 病理变化

针对病死的牛只进行剖检,便可以发现其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生殖道等黏膜位置[2]。针对其结节附近的皮肤继续剖检,还可以发现在其皮下组织以及结缔组织中有浆液性及黄色渗出液。同时,在其真皮以及皮下组织的大部分血管处,都会出现栓塞症状,并伴有淋巴管炎以及血管炎等问题。

  1. 治疗与防预分析

  1. 治疗

1.1牛结节疹病不只是牛只会患有,羊只也会患有。如果在牛群或者是羊群中发现牛结节疹病病例,就需要停止牛群、羊群的混养,并及时进行隔离消毒,以避免会感染牛群中的其他牛只。同时,还要针对牛群内的所有牛只皮肤进行消毒。众所周知,牛结节疹病病毒对强碱环境以及强酸环境极其敏感,所以就可以应用0.5%的新结灭溶液以及3.0%的碘溶液、3.0%的次氯酸钠等进行消毒。

1.2一般来讲,牛结节疹病在牛只运输应激后,或者是在炎热的夏季,极容易被感染以及发病。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尤其是要严格控制进口牛只的运输工具,如果发现有进口牛只检测出阳性,就需要将所有牛只退回,或者扑杀销毁,以避免其会感染其他牛只,从根源处抑制病毒的流传。

1.3面对牛结节疹病,原则上应该进行“扑杀处理”,如果牛只数量多,还需要针对其他牛进行隔离。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西药治疗,如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和低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抗炎,避免继发感染。当然还可以灌服清瘟败毒散等中药抗病毒处理[3]

1.4在治疗之际,可以每天使用两次碘伏涂抹患部,切记一定是要应用碘伏,而不是碘酒,碘酒会刺激皮肤,并产生严重的疼痛感,而碘伏疼痛感偏轻,又可以有效控制患部,避免患部出现化脓感染情况,并且可以助力伤口迅速愈合。

2.预防

牛结节疹病的预防工作,可以避免这一种疾病迅速流行,从而为养殖户减少损失。在具体预防时,首先需要所有养殖户能严格管理日常饲养工作,为所有牛群带来干净且卫生的环境,需要定期为牛舍通风,并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在牛舍之内,还要放置驱赶蚊虫的设备,禁止在牛舍内大量堆积蚊虫,以及要及时清理牛舍内污染物,防止滋生细菌。其次,需要制定严谨的科学养殖机制,合理规划养殖场所有功能区,所有进入养殖场的人员以及车辆、设备等都要进行全面的消毒。当然,还要顾及到养殖场的周边环境,也要定期消毒。此外,还要严格控制牛场饮水用具、采食用具。在具体养殖过程中,应坚守“全进全出”制度,如果要“引种”,则要避免在疫区内“引种”,而是要通过隔离方式,在反复观察确保其健康后,才能将其混入健康牛群中“引种”。最后,一定要制定严谨的免疫程序,目前在国际范围内普遍通过5倍至10倍剂量的羊痘疫苗进行免疫。在免疫后,可能会激发潜伏期或者是亚牛出现一些症状。所以,就要严密观察这些牛群,一旦出现症状,就要立即将其隔离治疗,针对临床症状表现异常强烈的牛只,可进行无害化处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养殖牛群时,极易出现牛结节疹病,所以需要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在养殖过程中,密切观察所有牛只的生长情况,以便针对出现病情的牛只进行治疗与处理,以保障所有牛场内的牛只都能健康生长,为养殖行业的繁荣发展而助力。

参考文献:

[1]陈月香.一起牛结节性皮肤病案例的处置评析[J].中国动物检疫,2020,37(11):53-55.

[2].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2020(08):74-77.

[3].华池县五项措施强化牛结节性皮肤病排查处置工作[J].甘肃畜牧兽医,2020,50(0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