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应用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应用的探讨

劳智源

身份证号码: 4507021989052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迅速增长。同时,对建设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物的沉降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沉降现象的观测和监测,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有关技术要求,合理设置基准点和观测点,规范各种观测仪器设备的操作,提高观测工作效率和精度,及时掌握沉降位移的实际情况,为工程施工组织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避免因建筑工程的沉降变形而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在施工以及后续施工的过程中都有可能由于受到环境因素或者外界荷载的变化而出现沉降变形的情况,而一旦沉降位移超出规定范围内时就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要加强对沉降变形的观测,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并提高测量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保证沉降观测测量的精度,从而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也为建筑施工的组织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全面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施工水平的提升。

  1. 沉降观测对象

据相关规定,实施工程沉降观测的范围包括:①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工程;②软弱地基与复合地基设计为乙级的建筑工程;③基础工程产生质量问题之后进行处理的建筑工程;④受地下水及施工环境等影响的建筑工程;⑤由实施设计分析与积累经验的建筑工程;⑥未能有效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或者出现质量问题的建筑工程;⑦主体结构与桩机等的验收,未能够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进而影响到施工质量,导致问题发生的建筑工程。

  1.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设置的基本要求

    1. 设置沉降观测基准点的要点分析

沉降观测时基准点布设通常属于永久性设施,因此,为了防治施工时损害基准点,使沉降观测可以持续开展,应尽量避免在施工现场区域内设置基准点,此外,也不得将建筑工程周边的原有建筑上设置基准点。测量人员应根据基准点设置要求,选择邻近建筑工程且间距在30~50m左右,且不会受到建筑压力传播影响的稳定区域,为所有沉降观测设置相应基准点,且基准点的数量应在3个以上。在埋设基准点时应保证其稳定性,并通过观测对位置进行调整。基准点布设埋石的稳定期应至少达到15d。

    1. 设置沉降观测点的要点分析

施工单位对沉降情况进行观测测量时应严格遵守建筑工程的沉降测量规范,并充分结合工程的具体结构特点以及施工区域的地质水位条件,对建筑工程沉降的速度、沉降量和沉降差进行观测测量。在布设沉降观测点时,应保持通视良好。测量人员可以选择建筑的外墙、四角或者大转角等位置每隔2或3跟立柱或者间隔10~15?m左右均匀的设置观测点。如受客观条件限制,也可以在建筑工程周边区域的纵横墙交接处、沉降或裂缝两侧、高低层建筑的交接处、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的衔接处以及新旧建筑的交接处等位置来布设观测点。

    1. 设置沉降观测标志的要点分析

在沉降观测测量时,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结构特点和材料特征,采用建筑基础标志、墙标志或者其他隐蔽的标志形式。各类型标志立尺处均需加工成比较突出的半球形等明显标志点,并在涂抹防腐涂料后进行标志埋设。选择埋设位置时应尽量避开存在电气开关、雨水管、暖气管以及窗台线等影响观测和埋设的地方,并要与地面以及窗面保持适当间距。

  1.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应用的探讨

    1. 水准观测基点

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布置水准观测点是尤为关键的,在整个操作期间,应布置好水基准控制网,为之后的施工工作提供便利。同时,还应针对现阶段中国所下达的各项技术标准来布设水准观测基点,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执行。通常状况下,水准观测点如果布设在三个以上,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就应保持在约100m的位置。观测时,仪器的后视观测点应超过两个,如此才能够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以更好满足施工运用需求。

    1. 科学使用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

在测量沉降观测点时,应遵守水准测量技术相关规范,明确主要的观测路线,而后加以标识,以保证观测路线符合一致性需求,如此也能够防止观测数据产生偏差状况。在建筑工程中实施沉降观测,应多思考与衡量建筑工程的实际特征、观测标准与周边环境等诸多条件,以确保观测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而提高整体工作质量与效率。在观测过程中还应针对各项技术规范,明确观测点的实际位置,在项目开始之初到项目结束的全部环节中均需实施沉降观测,及时了解沉降变形状况,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提供切实保障。在观测期间,还应确保工作点、基准点和观测点等均能够满足稳定需求,全部人员与仪器设备均需做好充足准备,还需保证仪器设备性能的稳定性,符合使用要求。现阶段中国建筑领域普遍运用dsz05和ds05等仪器来开展沉降观测工作,通常均需开展两次测量工作,而后选择两次工作的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最终的沉降参数。应明确的是,在建筑工程各项数据增多后,也应合理移动观测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 处理分析沉降数据

在施工现场实施沉降观测后,还需分析和统计测量数据。在计算测量数据时,应运用所有观测点高程数据平差的计算方法,尽可能防止数据出现偏差,对误差问题还应合理分配,在沉降数据测量这一环节中,还应确保沉降观测后的各项数据满足精准度需求,对之后的闭合测量线路进行第二次测量,再运用闭合差计算方法有效处理各项数据,同时需实施测量数据累积误差和准确度的有效测定,把全部数据均精准记录至表格中。沉降量观测计算期间,还需利用以下方式来进行:①细致计算沉降参数。在计算过程中,可依据上次高程和本次高程二者之间的参数差,明确沉降量参数。②计算累积沉降参数。把此次沉降量和之前沉降量实施累积计算,明确此次沉降量的最终累积数据。③利用各项数据制作沉降曲线图。相关人员需清楚全部的沉降参数值和计算结果,利用各项数据对时间和沉降量的变动关系,绘制曲线图。④绘制等值线图。相关人员应利用精准的计算沉降参数来实施等值线图的绘制。在处理沉降量参数过程中,观测点不会出现上升的状况,所以在处理数据时,不可进行强制的参数分配,以避免在沉降观测期间,出现高程值扭曲这一消极问题。如果数据出现异常状况,则应开展仪器设备的校对工作,且还应精准检查数据测量的规范程度,在检查确定满足要求后,才能够进行之后的工作,以明确沉降量参数。

  1. 结语

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中国建筑也迈入了高速进步阶段,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也有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建筑工程沉降观测为保障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的一项有效监控方式,测量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能够及时了解沉降参数,以合理的方式开展施工作业,确保建筑工程不受沉降变形的影响,特别是受沉降不均的影响,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以分析沉降观测对象为出发点,积极探讨了布设要求、仪器设备和人员素质,最后对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积极探讨。

参考文献:

[1]武军.深基坑建筑沉降监测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7.

[2]王静.房屋建筑工程的沉降测量监理[J].安徽建筑,2017(03):283-284.

[3]伍明浪.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8(15):91.

[4]向道佑.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14):122-123.

[5]向江波.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05):161-162.

[6]周志宇.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应用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3(08):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