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人身安全风险的管控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电力生产人身安全风险的管控对策

江雪莲

( 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当中,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电力能源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注重电力工程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对人们用电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等提供保证。

关键词:电力生产;人身安全;风险;管控对策

引言

电力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中会涉及到很多内容,倘若未落实职业安全健康以及施工环境方面的有效管理,会对职工人身安全、健康等产生威胁,会对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出现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因此,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环境管理工作体系等一定要落实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工作当中,并要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际作用。

1电力生产人身安全风险分析

1.1管理方式单一

在电力工程项目落实的过程中,多数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在管控体系制定时会采取建管合一的方式,由项目的投资方组建对应的公司,这种方式尽管能提高各部门的配合度,但是却无法利用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形成项目内完善的控制体系,人员管理才能受到限制,甚至会出现窝工、误工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另外,部分企业会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监理公司开展对应的监理工作,其中,业主要与设计单位、承包商、供应商签订对应的合同,这种方式尽管能大大提升各个部门之间的约束力,但是依旧存在方案“落地”效果不好的情况,安全监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施工阶段,电力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理工作得不到重视,必然会对风险管理工作产生影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相关部门对电力工程安全监理项目的风险意识不强,缺乏全局意识,造成安全监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1.2意识淡薄

电力工程项目具有工期长、工程量大且参与方多等特点,相较于其他产业规划的建设项目,电力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较多,且部分建设领导层更加关注实时性质量和安全水平,缺乏对监理风险意识的认知和重视,这就使得一部分风险管理工作流于表面,甚至将产生的问题归咎在偶然因素和不确定组成方面,严重制约风险监督管理的效果。

1.3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融合到工程项目管理中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安全监理风险控制方面。但是,目前依旧存在数据库管理机制不到位的问题,电力行业垂直一体化状态得不到有效落实,必然会对风险管理信息完整度产生影响,无法落实全面的风险事故分析,对电力工程建设的综合质量形成制约作用。除此之外,电力工程相关安全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到位也会对管理工作的落实产生影响,由于部分安全监理工作人员并非本专业工程监理员,就使得其知识结构体系和具体管理工作综合水平较差,甚至在遭遇安全风险问题后无法有效予以解决和处理。

2电力生产人身安全风险的管控对策

2.1施工建设以前

要求项目工程的承建企业全面调查工程施工的安全与环境等诸多方面内容,要求对电力企业的工程立项书相关内容进行着重探析,精准掌握发包方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成本、工期等诸多方面的实际要求,同时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项目工程施工作业条件和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基于此整合管理工作体系相关内容,对项目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安全、健康、环境等诸多问题进行明确,并在实际施工开始之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问题防控,奠定项目工程施工安全的坚实基础。电力项目工程实际施工之前,需全面识别职业安全以及环境管理等诸多影响因素,同时依据重大、较大、一般、低等标准对风险因素的等级进行评估,基于此遵照不同标准对相关因素进行划定,针对并不十分严重地影响因素进行预先处理和排除,针对极为严重的因素需制定具有针对性地防控、管理工作方案,对其实施严格管控。同时要求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当中,对实际应用技术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等全面收集、整理,以应用到项目工程施工作业期间对施工作业者的指导工作中,要求施工作业者实际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要求电力项目工程实际施工以前要进行全面策划,这个过程当中,要强化提升策划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和环境管理工作体系实际质量与成效,施工企业要对工程施工建设的诸多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将策划相关工作落实到实处,策划相关工作包含:施工组织的设计、管理工作制度、能源资源的管理、职工身体健康、应急预案以及安全教育,在开展体系内容渗透教育的过程当中,明确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方向,明确所有工作内容的标准。

2.2构建完善的安全保卫工作体系

为了使得安保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电力企业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当前已有的安全保卫工作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首先,电力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同时要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各项有力的措施,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严格的对该管理制度进行执行。从而使安全保卫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实质性的保障;其次,在构建安全保卫工作体系时,应该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的引入力度。建立能够高速响应的高效响应的安全报警系统,通过该系统作用的正常发挥对于对企业内部一些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安全保卫工作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

2.3强化安全监理风险意识教育

在电力工程安全监理风险意识指导工作中,要结合培训内容完善具体工作,保证策略化运行管理工作的综合效果,并依据整合管控机制优化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范围的同时定期建立对应的安全培训交流会议。首先,保证培训内容的覆盖面,要从细节出发,保证对应管理工作和培训内容相匹配,并且对安全知识教育、法律法规指导教育和条例条款指导教育、车辆使用规范等内容能予以细化指导,确保受训人员能从全局角度出发提升风险意识。其次,要对电力工程建设中所有涉及人员予以培训指导,特别是一些特殊岗位和危险作业人员,要建立独立的指导机制,保证其能形成明确的安全风险意识,配合对应的监理工作实施细则,就能维护综合安全监理管控效果,为安全工作的全面进步提供。最后,在特殊情况下要落实紧急会议机制,对安全监理风险问题予以集中汇总,一定程度上提升安全监理和生产工作的综合效果,维持安全性和稳定性。

2.4打造风险管理数据库

第一,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能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整合控制,建立风险识别模块、风险评估模块等,有效结合模块的应用功能就能落实具体工作,从而确保分析工作顺利落实,将分析结果直接上传到控制中心,建立对应等级的风险评估,从而能为电力工程领导部门制定对应的安全监管策略提供支持。第二,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还能从结合数据标准以及应用管理单元维持后续数据对比分析的合理性,应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能对数据关联性予以阐述,确保能对各个环节予以数据信息总结,推动施工项目安全顺利地开展和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意识的培养和落实对于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对安全风险问题予以重视,提升防范管理水平的同时,精准判定安全等级和风险问题,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确保能结合不同等级风险落实匹配的防范措施,为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效果的优化奠定基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刘金国,路树香.电力工程安全的风险意识以及策略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2):370.

[2]杨通波.电力工程安全的风险意识以及策略分析[J].魅力中国,2020(6):338.

[3]杨海峰.电力工程安全的风险意识以及策略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1):126-127.

作者简介:

江雪莲(1978-8),女,汉族,大专,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副主管,主要从事设备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