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路径研究——以昆明文理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浅谈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路径研究——以昆明文理学院为例

高 越 南月慧 王 瑜 桂 涛 杨 磊 通讯作者

昆明文理学院城市学院,云南昆明 650032; 通讯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民族团结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这项任务中至关重要,而民族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达民族团结理念与知识,同时要更好地利用第二课堂的机会,将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在学生的课外领域。本文以昆明文理学院为实例进行调查分析,论证了民族高校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对加强民族高校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为当前民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第二课堂;民族高校 ;现状调查 ;对策

  1.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云南省共有26个民族,昆明文理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现有师生17000余人。在这样一个民族联系紧密的省份,民族团结教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又是最重要的一环,既能促进交流交融,又有助于形成各族师生亲密无间、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民族大家庭。它对促进民族融合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第二课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优越性

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课外实践活动,是保持民族团结教育生机和活力的秘诀。相比于传统的民族团结课堂教育而言,学生们有更多自由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民族团结活动参加。2021年以来,云南省创新“1234”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活动,包括以中华经典诵读、为内容的读书活动,以民族舞蹈音乐、民族服饰餐饮和民族节庆为主题的风采展示活动等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三、现阶段开展的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校实践成果突出但学生参与度欠佳

近年来昆明文理学院强化实践育人,着力打造了一批民族团结创建品牌。以昆明文理学院学生对调查对象,随机选择2308名学生参与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民族团结教育的学生比例仅为22.23%,77.77%的学生偶尔或者极少参加民族活动。由此可看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成果突出,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参与度不匹配甚至存在脱节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渠道单一、活动形式与学生兴趣相悖。

1 学生参与民族活动的积极性统计结果

参加频率

人数

比例

经常参加

513

22.23%

偶尔参加

1332

57.71%

极少参加

463

20.06%

总计

2308

100%

数据来源:由笔者发放的网络问卷调查

  1. 民族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但少有评价机制

学校每年都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系列活动,举办“民族体育运动会”“民族文化大讲坛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教育活动,且取得了良好的反馈。但根据问卷数据显示,学生对民族团结活动的形式兴趣大多集中在美食类、文艺类和创意类三大类上,学生兴趣度占比分别为89.17%、71.75%、64.9%,均达到60%以上。同时由于学校举办的民族教育活动鲜少收集学生对活动形式、内容、类型及建议的评价,评价机制的缺失致使学校没有很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开展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这也是学校民族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但却没有吸引到过多学生参与的原因之一。

2 学生对民族团结活动兴趣度统计结果

活动类别

人数

比例

美食类

2058

89.17%

文艺类

1656

71.75%

创意类

1498

64.9%

知识竞赛类

1352

58.58%

学术类

1151

49.87%

体育竞技类

1118

48.44%

创新创业类

992

42.98%

其他

52

2.25%

总计

2308

100%

数据来源:由笔者发放的网络问卷调查


  1. 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

(一)依托标兵社团的标兵活动,扩大民族教育活动覆盖面

针对民族团结教育中学生参与度欠佳的问题,学校可以重点建设优秀的学生社团,特别是有影响力的、符合时代潮流、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生社团。从物质、人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对这些社团的支持和投入,通过对民族教育标兵社团活动的建设,可以起到引导作用,以点带动面,带动更多社团的完善,起到示范作用。

(二)以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为导向,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及种类

学校应该重视第二课堂的发展,努力探索第二课堂的新形式和新内容,打造更具特色的民族教育社团品牌,并且根据学生喜好,适当引进新兴的美食、文艺、创意类项目,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自主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民族教育活动,丰富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三)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首先设立相应的民族团结教育组织机构,学校现阶段已经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小组,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效融入学校管理育人工作。其次要建立完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评价方式。初步设想如下:

一是对民族团结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估。昆明文理学院现已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责任制,学校领导班子“一对一”、“一对多”联系师生中的各民族、各民族党派代表人士,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

二是对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测评。学生是民族团结教育实施的对象,是评价体系是否科学有效的印证和民族团结教育目标是否最终得以实现的证明。它包括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评估,对活动喜好的评估,学生与活动的关系评估等。

  1. 小结

虽然近几年来民族团结教育在各大高校已引起高度重视,而民族高校的兴盛,表明国家也对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给予高度关注。民族团结教育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也在逐步扩大,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师生“五个认同”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就局部而言,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或者说,各大民族高校对于民族团结教育还没有一套有效的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和资源,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还存在盲区和遗漏点,这种情况影响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正常发展。下一步将针对这些问题予以一一改进。

参考文献:

[1]贾阳,吴琪.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探索[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4):77-81.

[2]褚远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13(04):1-8+27+9.

[3]张宝娣.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关系[J].百科知识,2019(21):38+58.

[4]王多兵.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高校“民汉学生共同体”构建探索与实践[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1):48-49.

[5]霍晓伟.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分析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7(30):22-23.

高越(1990.03~),性别女,籍贯黑龙江绥化,昆明文理学院,工学硕士,建筑学

南月慧(1989.04),性别女,籍贯山东菏泽,昆明文理学院,工学硕士,建筑学

王瑜(1990.02),性别女,籍贯甘肃兰州,昆明文理学院,工学硕士,建筑学

桂涛(1986.06),性别男,籍贯云南昆明,昆明文理学院,工学硕士,建筑学
杨磊(1979.06),性别男,籍贯云南楚雄,云南农业大学,理学博士,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