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落实好劳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落实好劳动教育

吴魏英

浙江省乐清市四都学生实践学校 325608

摘要:劳动教育并非狭义上的体力劳动或者生产劳动,而是将体力劳动作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和相关意识的实践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劳动教育是全方位地贯彻落实党的执政方针的基本需求,更是践行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在最近几年,素质教育理念的推陈出新使得各级教育单位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发提升,虽然取得相应成绩,但整体上却仍旧存在薄弱环节,因而针对性地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落实活动教育便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初中教育

引言

针对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单一地学习课本上的科学知识,而对社会上的其他知识极为匮乏的现象,综合实践活动课被列入了初中教学。这一课程,通过有意思的文化、科学主题鼓励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扩大知识面,通过实践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先进技术,通过参与的方式体验小区和社区的管理,通过集体劳动和相互配合锻炼生活技能,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开设综合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的革新,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上教育的发展速度,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初中时期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有责任心的,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是比较有新意的,比较注重个性化,不想与别人做同样的事情,尤其是近几年科技发展越来越强。初中的学生相较于枯燥的理论更偏向动手实践活动课,在这一时期对学生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中时期是学生建设人生观、思想道德品德教育的有效阶段,给学生拓展教育知识和教育内容是很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观点。教育不断的革新,这就需要教师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地创新,教师要知道创新的方法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在课堂上有效提升。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适合学生本身的状况,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之外,在学生的能力之内发展学生的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多向性以及逻辑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落实劳动教育的方法

(一)在生活教育中融合劳动教育的元素

初中教育阶段的教师需要为学生灌输充足的自我服务意识,强调实现生活自理的重要目标,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效安排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时间,并实现和家庭劳动教育的有效衔接,全面拓宽教育途径,提升教育的完整性和综合性。校园服务劳动需要科学合理的长效责任机制的支撑,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责任感及主观能动性。除却普通的环境责任保护以外,教师还可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种植花草树木,学习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在相关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种田知识,还能够有效强化自身的劳动情感。此外,教师还要有效应用学生刚刚入学时的军训时间,开设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包含洒扫、整理被褥、缝补衣物等,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成长需求,促使其在军训的过程中感悟劳动的乐趣和劳动的重要意义,满足学生的综合成长需求,还能有效解决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的问题。

(二)在实践课程中形成感悟劳动的意识

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充分融入社会劳动中,是学生初次接触社会、感悟社会的手段,同时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在开展劳动实践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从下述方向着手:首先,为学生开辟充足的实践活动场地,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限于外出观光各种场所,在学校内部也是可以有效执行的。例如,教师在校园内部开辟菜地,引导学生自行种植,进行平整土地、播撒种子、浇水等各种工作,以此来完成自我劳动的重要目标。其次,综合应用菜地中的各种植物,为学生做植物观察奠定基础;最后,给予学生完整参与植物生长周期的机会,从最初栽植到最终收获全部由学生参与其中,教师仅仅给予学生指导,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食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自豪感,感悟劳动的意识。在校园内部开辟活动场所能够更好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其次,和家长相互合作。社会实践活动如果能够获得家长的支持,也会获得学生的响应,在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革命遗迹时,如果有家长参与,往往能够有效提高活动安全性,促进学生和家长的交互沟通,有助于学生性格的形成。

(三)借助创新实践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增强教学效果

借助创新实践的手段创设良好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情境,就要教师做到课堂生动有趣不枯燥,教师想要调动学生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就要用创新实践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带动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优化教育过程,就要提高教学效率,只有教育效率提上去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大大提高。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氛围中,感受研究实践的乐趣,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进入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创新实践的教学手法给学生做一个有趣的导入,这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发展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落实劳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将会对学生成长带来巨大的支撑。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劳动的感兴趣程度、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将会直接关系到劳动教育的成效。教师需要综合应用多种劳动教育方案,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对劳动教育的深层次理解,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学生。

参考文献

[1]周潞.不忘育人初心,谱写劳动教育新篇章——重庆市探索劳动教育立体新模式[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5).

[2]教育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专题调研座谈会[J].大学(研究版),2019(Z1).

[3]冯刚,刘文博.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