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院校美术教学的创新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7
/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院校美术教学的创新与研究

胡爽

南京建康高 级 技工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摘要: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中职院校美术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是一次创新,本文将从课程结构调整、整改教材、课堂改革监控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职院校;美术教学;创新

引言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技能训练,在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1中等职业教育传统教学的不足

首先,传统教学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较为缺乏,部分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操作技能知识相脱节,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其次,传统学中教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师分别设置,这样的分配方式不仅使得教学资源浪费,还使得教师本身对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掌握不足,难以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工作岗位上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更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学生需要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在日常工作中,提升实践能力。

2中职学校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现代培训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枯燥的课堂具有了丰富性,其次,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抽象化的知识呈现和理论化的分析解决问题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具体可感的知识呈现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

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院校美术教学的创新和研究

3.1进程课程、教学大纲的有机整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体系

整合课程是按照课程的逻辑关系对课程进行重组、归纳、整合,进而形成新的课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在课程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新方法,实现对美术教育的课程优化。中职美术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被学生认为是边缘学科,课上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美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部分,这直接使得课堂效果不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增加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比例,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中职美术教育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计划只适合分段教学的模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这就需要中职院校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特点和需求,并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升教学效率。

3.2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形式、接触生活,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美术作品的创作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对于内容的创新,美术作品内容的呈现主要是自然、人文、人生的感悟,捕捉美,反映时代精神;第二是表现形式的创新,寻找能够最好呈现内容的艺术形式。在美术欣赏或是创作中学生可以从这两个部分进行创作和学习,增加审美情趣。

美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都离不开对生活的实际观察,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较多的理论知识,学生的美术学习都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美术知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够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对社会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实践、观察,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在美术课堂的工艺制作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身边的素材进行创新,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制作过程中从选材、构思和制作,每个步骤都需要学生的精心设计和构思,这样的方式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

3.3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美术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拓宽学生的美术创作空间,将理论知识在实践创作中进行运用,学生在乡间、田野间,根据真实的感受进行创作,在自由的环境中感受生活的美,有感而发进行美术创作。除此之外,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将学习和现实生活相结合,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在课堂导入时设置具有吸引力的导入方式,在课堂学习环节,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景化的方式帮助学生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拓宽视野,积极分析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多元化的学习的方式。

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不同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到学生正确的指引和鼓励,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升,教学效果显著。美术教学和其他教学不尽相同,美术教学中需要学生具备独特的审美眼光,具备艺术鉴赏力和美术功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名家作品,从品味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

3.4优化教学评价系统,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

中职院校美术教学本身不具备优势,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高,考试中又不是重点考试科目,学生对美术课堂的态度会懈怠,这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更需要合理的教学评价系统,课堂教学和课堂改革都离不开现实的教学,需要从教学过程来实现,因此设计实施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课程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学生、教师和其他途径对课堂评价的信息反馈有助于教师不断精进自己的教学技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审美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最后的课程考核中,也需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的各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中职院校美术教育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在教学中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美术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积极应用这一模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信心,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在实践中感知生活的美,并将这样的美以恰当的方式呈现,进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文颖. 试论中职美术教学与平面设计教学的整合[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09)

[2]梁秋锐. 中职美术课学生能力培养浅议[J]. 中华少年. 2017(09)

[3]周丽丽.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平面设计的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