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7
/ 2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程子翼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推崇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其对塑造学生坚韧品格,锻炼强健体魄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然而由于体育属于活动性较强的科目,也由此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导致体育课上的事故伤害频发,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也为了确保体育课的平稳、有序进行,学校和教师应当对事故伤害作出系统地梳理与分析,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事故伤害发生的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伤害事故;原因;策略

引言: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学习好、生活好、运动好,就是让国家的未来能够发展好。因此体育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途径,其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效果的高低以及教学安全的保障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养成以及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长时间、大力气的排查安全隐患,保护学生的身心安全,防范伤害事故的发生。

  1. 小学体育教学重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 体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基本的地区网络格局已经形成,而相当一部分学校其建成的时间较长,校内的一些设施也较为老旧,但由于学校管理人员的更迭频繁或对体育运动的不重视,对于老旧的体育设施或锻炼器材并没有进行更新换代,这也就导致大量设备已经损坏或具有相当的安全隐患[1]

  1. 学生体质与运动强度不匹配

由于学生先天素质的不同,或生长环境的影响,在体质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部分特殊体质同学,是不能参与强度大或者特定的体育项目的。然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并不注重对学生展开体质监测或建立健康档案,部分教师依也旧采取统一式的教学管理,这就导致特殊体质学生的生命健康完全取决于其自身的把控,而小学生的独立意识尚弱,一旦教学过程中出现事故伤害,教师很有可能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这也使得学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1. 教师教学方法失当

小学生处于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阶段,其日常行为往往是“想到哪,做到哪”,这就对日常的管理提出了挑战,尤其是体育这种活动性较强的科目,很多时候学生会不自主的偏离教师规定的课程内容,而小学生的危险意识又不强,就容易发生事故伤害。另外基于小学生的这种特性,很多经验较少的年轻教师又往往在教学设计及规划上存在疏漏,也一定程度地加大了事故伤害的可能性。

  1. 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策略

  1. 加大教学投入

体育设施及锻炼器材是有效开展体育课程的基础,如果一个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完善,甚至出现学生排队进行锻炼的情况,必然会导致体育课程的极度低效以及学生对体育课的抵触心理。所以对于校内的老旧设施、损坏器械,学校要做到及时更换,并在体育设施监管方面设置专人监督,一方面为了减少学生不当使用对器械造成的损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维修,第一时间更换”,同时设置专门的拨款项,实现体育设施维修更换的专款专用。另外在场地维护方面,当出现老化、塌陷等情况时,要及时使用围栏、警示牌等工具将事故处进行围挡,避免出现二次伤害[2]

另外,学校也应加强课程安全教育,以提升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及自我控制能力,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除了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及教育外,学校也可以邀请消防员、武警战士等来校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全培训,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

  1.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前文提到,部分学生因为体质原因不能参与到一些体育活动中来,因此学校就要做到每学期的定期调查,由教师负责与家长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情况,并建立起完善的学生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内容应当包括隐性疾病的筛查、遗传类疾病的排查、特殊体质的确定等,进而明确哪些学生不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哪些学生可以一定程度的参与体育锻炼,那些学生只能参与特定的体育活动等等。通过建立健康档案的方式,让体育教师做到在教学中心里有数,能够对特殊群体进行重点监督和观察,避免其参与危及身体健康的活动中来,同时也可以实现体育教学的分层教育,由教师对特殊学生进行单独指导,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维持身体健康。

  1. 预先做好课程设计

为了能够更好地充实课堂内容,提升课堂质量,促进课堂的高效性转化,教师需要在课前通过教案备课的方式,对教材进行完整的梳理,理解教材内容要求及教学大纲的指导要求,从而把握教学重点及难点。但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以及对小学生思想行为不定性的约束,教师应该在已有的教学规划上继续细化,首先在动作指导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展现标准化的规范动作,让学生在规范动作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步的实践学习,同时对动作示范、重复演练环节可能出现的学生表现以及对动作的危险性进行预估和分析,提前做好预防手段,准备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降低事故伤害的发生几率

[3]。另外教师应对课堂运动量做出合理把控,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在学生产生较大运动量的活动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休息调整,避免学生因为兴奋、激动的情绪在课程开始即消耗大量体力,最后导致脱力、岔气等情况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是可以通过提前预防及合理规划来避免的,但这些措施一方面要求学校拿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在安全教育及设施更换上保证应有的教学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掌握好学生健康情况,并对课程内容有效完善,才能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窦慧慧,潘书波.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7:93-94.


[2]敬军.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应对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174-176.


[3]龚静.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D].湖南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