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港口要同步提升减排力和管理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8
/ 2

浅析港口要同步提升减排力和管理力

赵训杰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2721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港口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同时在污染物地排放量方面不断增加,使得该地区的周围环境污染程度持续加剧,而我国港口企业在实施减排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弊端问题,使得相关政策措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对此,有必要针对港口要同步提升减排力和管理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港口同步提升减排力管理力

言:

随着国内大范围内持续出现雾霾天气,使得大众越来越关注空气环境的治理方面。能见度与空气质量都远远低于标准,使得城市地污染程度极为严重,当前有不少城市都达到了极重污染的程度,严重影响了民众的身体健康及安全出行。再加上我国水运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阶段我国的港口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港口活动的频繁使得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剧增,蓝天保卫战已势在必行。

  1. 港口减排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港口对于一个地区而言使其实现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也是现代物流中一个重要的供应链,它属于综合型物流平台,将运输、配送、仓储、加工、包装以及增值服务等众多功能有效地集于一体。我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港口大国,并且分布中众多内陆河流,使得内河港口、船舶、航道污染防治治理和管理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港口企业当前阶段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之中主要的增长点之一,但是也使其成为当地区域重点地污染源。港口是物流链上的一种水陆联结,其实现了疏运车辆、船舶地汇聚,在港口中装卸机械与运输车辆的量是极为巨大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减排的潜力与空间也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外的一些治理方法、案例等进行借鉴,来具体实现废气排放量的减少。

2.在非道路移动源中船舶排放污染物的占比呈上升趋势

我国城市发展中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大气污染问题是重要问题之一。依据生态环境部门的相关数据显示,于2019年间全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数量,在全国总量占比还不足半数。但是,与2015年相比在改善幅度上明显放缓。我国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得到实施以来,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改善效果,但是与环境空气质量的根本性转变目标的实现依然有着差距。有专家曾表明生态环境部已经明确地将“十四五”作为蓝天保卫战延续的主要思路,需要继续针对空气质量改善以及主要污染物减排进行强调,有针对性地对臭氧的两项前体物之中具有挥发性性的有机物与氮氧化物实施科学地设计,进而使得减排目标得以实现,进而有效地将臭氧这一突出地污染问题予以解决。而依据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由船舶排放的SO2、HC以及NOx等物质,在非道路移动源之中的占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3.港口在开展“蓝天行动”时的内动力存在不足

在《报告》之中共对我国船舶排放控制区内19个港口进行了评价,其中沿海港口有10个、内河港口有9个。评价体系之中主要采用的措施类别有两个方面,分别为“减排力”措施、“管理力”措施。“减排力”能够对港口对国家相关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实际落实的情况进行提现,而“管理力”则能够对港口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具体认识水平以及主动性进行提现。依据已获得的相关数据来分析,2019年我国大部分港口的干散货码头及集装箱码头,对于《港口岸电布局方案》之中提出的关于2020年底岸电覆盖方面的要求已经提前达到。但是,对于“岸电建设率高、使用率低”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少提出岸电使用鼓励方面的措施,促使岸电难以真正将其减排作用进行发挥。依据相应的评估结果来看,我国港口存在的‘管理力’不如‘减排力’的问题是非常普遍的,主要是由于国内港口采取的行动更多是来自政策方面的压力,但是其自身所存在的内动力显然不足。这一方面使得部分政策要求难以切实将相关措施落实到位,而且即使硬件设施已经到位,但是在配套激励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跟不上的情况下,严重地使减排效果受到了严重地制约。

4.港口要同步提升减排力与管理力分析

基于上述的主要内容,在《报告》之中针对“减排力”与“管理力”这两个维度一共提出了10项有效措施,对于我国典型港口实现“蓝天行动力”是极为有利的。有专家曾表示:⑴通过内外兼施的方式,实现港口蓝天行动动力的有效提升。当前阶段的港口蓝天行动存在内动力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针对考核与管理进行加强,予以公众参与监督充足的鼓励,进而为期提供外在所需的主要动力;同时还需要将蓝天行动力不断加强使其领先于港口的经验传播,不断对港口公司在绿色竞争力方面的认识予以提升,进而使得内在动力获得有效性提升。⑵需要针对薄弱环节以及科学基础方面不断夯实,进而实现对减排效果的有效优化。现阶段,港口实施的措施之中较为薄弱的,主要在于对船舶使用岸电与干散货码头方面开展的扬尘治理环节。这里我们建议由交通运输部来进行牵头,针对那些鼓励岸电使用方面的优秀经验进行推广。在扬尘方面的问题,建议港口公司需要针对运输环节采取相应的扬尘控制措施,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进行扬尘在线监控设备的建设,并能够将相应的实时监控结果实现开放化、透明化。与此同时,港口的主要管理者需要与国际先进港口同步发展,尽早对港口排放清单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开展,进而在具体实施港口大气污染问题科学治理的时候打下坚实基础。⑶针对信息公开系统加强完善性,以推动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港口公司针对相关环保信息需要主动进行披露。这里我们建议国内的相关港口公司,需要向国际先进地港口进行学习,并实现对公众沟通渠道与参与渠道的建立。通过这一方面的建立对于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对于良好港口企业形象的有效建立也是非常有利的,进而实现港口绿色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此外,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的专家曾说,在具体实施港口大气污染防治地进程中,其关键环节就是实现精准化控制。我国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在开展港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获得了诸多卓有成效地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对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方面的推动、港口大宗货物实现“公转铁”“公转水”的加快、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治理的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卸装备的提升以及运输车辆比例等方面,促使港口的绿色化程度获得了显著地提升。未来我国在不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在港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中,将会从原来的‘部分控制措施的探索性实践’阶段,逐步转向‘系统化设计和精准化控制’这一阶段,污染控制对象由原来地以‘粉尘、硫氧化物’的控制为主逐步实现了拓展,当今以‘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碳’等多种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综合性协同控制为主,而在岸电等一部分地控制措施方面,其控制的重点由原来的‘推广建设’已经转变成为现在的‘有效应用’方面,并逐步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具体实现我国港口大气污染控制水平地提高,比如结构调整、科学决策以及技术突破等手段。

结束语:

总而言之,港口企业减排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势必要实现减排力与管理力同步提升,当前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管理、能源的利用等方面已经获得了一定地成果,但是在国内空气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地情况下,使得我国内河港口减排工作的开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陈婉.港口要同步提升减排力和管理力[J].环境经济,2020(20):28-31.

  2. 韩小云.浅析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J].现代经济信息,2018(003):76-77.

  3. 柯家骥,林伟斌.“质量提升”关键要提升执行力[J].中国质量新闻网,2010(07):109-110.

[4]徐国忠.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J].交通企业管理,2005(00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