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类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8
/ 2

现代物流管理类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及对策

林秋雄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300

摘要:中高职教育工作开展下,课程体系衔接是保证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文章对中高职联合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当前背景下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中高职;课程体系;体系衔接;高职课程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岗位对于技能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不断提升。在中职和高职教育中,教师需要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对课程教育内容进行有效衔接以及优化,从而保证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然而,在当前中高职课程和教学内容衔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课程设置雷同和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再加上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水平,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另外,不同地区在教育设施和教育资金投入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使得中高职的课程教育和教学内容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相关管理部门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学生的职业性学习搭建良好的平台。

1中高职联合教学的价值分析

对目前的职业教育实践做具体的分析,发现在教育实践中较多的职业院校之所以青睐并实施“3+2”教学模式,主要是因为这种联合教学模式有突出的价值,对目前的教育实践工作来讲意义显著。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对于学生来讲,这种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3+2”模式在教育实践中和传统的分开教学有显著的不同,学生可以在前三年(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中专阶段)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后两年则主要是进入到企业进行真正实习,从而掌握专业的技巧。就学历而言,5年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中专、大专文凭一起拿。从时间上来看,学生的学习周期有所缩短,但是从学习内容和实践锻炼来看,学生什么都没有落下。就这个角度来看,此种模式的实施对于学生高效学习有积极意义。其次,对于学校来讲,“3+2”模式的具体利用在生源保证和教学资源高效利用方面有突出的价值。在“3+2”模式下,职业院校的招生只进行一次,而且生源稳定性突出。另外,利用“3+2”模式对中高职的教学课程进行规划,较多的资源可以实现整合运用,这对于最终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积极的帮助作用。最后,对于企业来讲,“3+2”模式所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理论专业性,而且具备实践专业性,有比较突出的实践适应能力,所以企业比较青睐于这类学生。

2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问题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通过高考或单独招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由于其生源为三校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技工学校学生),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明显区别与普通高中起点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升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后,学校会将原来不同院校的相近专业或专业群的学生安排到同一专业、同一班级进行学习,虽然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都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但是具体的学习情况又各不相同。以上这些问题就是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置及实际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所面临的挑战。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内两个各自独立的个体,都具备各自完善的课程体系,在中高职教育相同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中,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学习不可避免会出现断档或者重复的情况。因此应在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及教学理念上区别于普通高职学生,在搭建课程体系时要考虑断档或重复课程如何拓展和深化,以减少教学消耗,确保教学效益。中职教育切记简单迎合高职教育,忽视自身完整的课程体系。中等职业教育的终点并不一定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也可以直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所以,中、高职衔接教育不可简单的切掉重复课程,破坏原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一贯制的课程体系。课程的重复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搭建一个层次丰富的、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做到合理的开发。

3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策略

3.1科学定位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进行课程和教育内容衔接的过程中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精准定位,这样才可以使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不断地发展。比如对于烹饪专业来说,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技艺型和操作型的工作人员,注重的是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而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术型和管理型的人才,定位于培养从事餐饮生产和餐饮经营管理的一线高端技能人才,并且还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优势来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此外,要根据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不同的培养目标以及规格进行文化知识的有效衔接及整合,从而使专业知识能够和职业技能培养目标有机融合,体现层次性的教学模式。相关负责教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对以往课程教育标准以及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有效衔接,对教学体制进行重新构建,从而使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3.2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设计

要实现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衔接,作为主体的高职院校应牵头并主导进行一体化的设计。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加强调研,对中职的教育现状要做到胸中有数;二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指导,特别是对已签署中职直升高职协议的对口中职学校;三是对中职生源的学生要单独组建行政班级,不能与普高生混同教学;四是对中职生源的学生要编制单独的教学计划,编写专门的教材,不能直接套用普高生的教学计划和采用普高生的专业教材。在具体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对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夯实基础,使得高职学生具备高技能人才应有的技术改造、管理、研发和创新能力,并能在未来指引学生达到职业生涯的远方。

3.3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布置

基于具体的教学规划做课程内容的布置,对于当前的教育工作推进意义显著。就实践研究来看,课程内容的科学布置主要强调以下3个方面:一是理论培养。理论培养主要指的是对学生的理论水平进行强调。虽然职业教育更重视技能水平,但是理论是技能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在实践中关注理论培养。二是技能训练。技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三是综合训练。综合训练的开展一般是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从而对其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做综合性的培养。因此,课程内容的科学布置需要和教学阶段规划保持一致性,从而使课程体系设计的整体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突出。

3.4按岗位能力确定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取舍上,可由课程专家、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团队,深入分析要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构建应用技术课程。但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特色问题,同一专业、不同地域学生的就业面向不一样,可根据特定的就业面向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二是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大原则是理论“必需够用”,重在实践应用。对高职院校而言,基础理论必须要有,因为理论是实践总结、提炼、升华的结果,反过来又是构筑实践能力的基础,通过理论的指导把问题说清楚,在实践中才可能把事情做得完美。

结语

综上所述,中高职联合教学是目前职业教育的一种主要方式,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采用“3+2”教学模式。就中高职联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来看,其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学校、企业等均有突出的价值,因此在实践中还需要做好课程体系的衔接管理,加强中高职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艳辉.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9(28):248-249.

[2]王静.浅析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及对策[J].信息周刊,2019(47):1.

[3]黄文军.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今日财富,2019(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