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为例 写好画面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以教材为例 写好画面感

邓新芳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第五小学

内容摘要】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并没能把画面感写好,建构的画面苍白、无神、无序,读来毫无滋味。借助教材中的例文,运用动静结合、声色映衬、虚生相生的手法,的确能帮助学生构建出具体生动、丰富立体、耐人寻味的画面。

关键词】动静结合 声色映衬 虚实相生 画面感


画面感是优秀记叙文的第一特征,有画面感的文字让人一读就能想象到一个画面,引发读者的共情与共鸣。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中山市小学语文期末水平测试试卷中,对写画面的考核贯穿了中、高两个年段,四个年级。“画面感”如此高频的出现使这个并不新鲜的提法再次引发众人的思考,在批阅学生考卷时,笔者发现学生并没能把画面感写好, 即便是高年段已具有较丰富想象力的学生所建构的画面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合”,而非 “意合”,刻意描写的画面苍白、无神、无序,读来毫无滋味,画面感并不强烈。

其实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不乏画面感强烈的例文,而且这些例文具有不可替代的规范性,下面以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谈谈如何以教材片段为例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习得写好画面感的技法:

一、动静结合,构建生动具体的画面

古人就擅长在诗中写画面感,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看到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动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它能使文章活泼生动,给静态的事物以生命和活力,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在动静结合的描写中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画面感得到增强,如:“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也可以通过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叠加来创设生动的画面感,如“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在第1课《草原》中有这么一段话就是极佳的例文:“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轻轻流入云际”这个片段充满了诗情画意,想象丰富却又层次分明,透过作者对小丘的颜色和形状、羊群行动的描写,我们眼前浮现了一派安逸闲适的草原风光。

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例文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作业:下课后请走到教室外面仰望天空,远眺大地,静默十分钟,感受天与地的变化。学生以课文片段为例,仿照文中动静结合的写法,那天的随笔中就有了这样的文字:“今天的天气似乎格外的阴沉,远处的大山皆沉默不语,往日一排排站在电线上唱歌的麻雀不见了,只是天空中偶尔掠过一两只鸟儿的身影。大地显得有些许的凄凉,看起来像极了又冷又硬的黑面包。风过后,地上多了几片大榕树的叶子。”(吴家立)“远处的云怎么这么美?原本耀眼的阳光照射在厚厚的云层上,隐隐的能看见云的周围有一圈的亮光。天空宛如一幅油画,尤其是那些云朵,厚重但极有层次感。云朵越聚越多,好像玉皇大帝的皇宫被吹到这里来了,边上飘出一朵小小的‘棉花糖’,一定是给皇宫里的仙女咬了一口又给扔出来了吧。”(梁馨文)

虽然学生观察到的画面色调偏“灰”,但的确是当时亲眼所见,他们通过勾连例文和观察所得,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塑造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二、声色映衬,构建丰富立体的画面

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我们看到了声色映衬的画面,本册教材中描写得有声有色的画面比比皆是,有借助人物语言构建画面的,如第13课《穷人》从第12自然段至文末,渔夫打鱼回来,开始了他和桑娜的对话。在七个回合的对话中,伴随着桑娜的心绪由忐忑不安,到紧张害怕,再到踏实平静,渔夫的憨厚、善良、仁义的形象也跃然纸上。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体察细微及匠心独运。又如:第9课《竹节人》一课中的“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短短两行,五个感叹号,一个拟声词就把玩竹节人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极具感染力。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中的“黑”与“墨”仿佛让人看到了大雨前可怖的天空,“跳珠”让人耳边响起了雨珠砸在船舷上清脆的“噼里叭啦”声。这样的声,这样的色,构成了一幅幅立体丰富的画面。

通过对以上例文的学习,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周末寻找住处附近的美景,比比看谁家的风景最别致。学生们借助有声有色的写法,这样描写身边的景致:“我每次起床睁开眼后,都要看向窗外,因为我的窗外是一片绿色。周围种了各种各样的树,有苍翠茂盛的芭蕉树、绿叶中藏着绿果子的黄皮树、开着紫红色小花的杨桃树,树上时不时来几只蝴蝶和蜜蜂,整日在树上交谈着什么。它们是想唱歌吧,于是请来了音乐家风,‘呼呼呼……嗡嗡嗡……’好不热闹。远处的竹子不甘示弱,扭着身子唱‘刷刷刷……’。音乐会结束后,风去了,蜜蜂和蝴蝶也随它而去,只剩下了树和竹子在对望。”(林智勤)身边美好的景致随处可见,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但这样美好的画面通过声色映衬的描写,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三、虚实相生,构建耐人寻味的画面

李白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让我们看到了虚实相生的画面,诗句寥寥数语,读来却如身临其境。关于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在写作中谋求虚实相生,语文的趣味和韵味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耐人寻味。如第12课《桥》的情节跌宕起伏,画面的冲击力非常强。这边是大雨、山洪、桥、人群、老汉的直面描写,那边融入作者的遐想,如“像泼、像倒”,“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盼》一文中的画面更是虚虚实实,画面感极强。如第17自然段中的一段描写: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我扑到自己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文中的雨后街景是写实,“我”的期盼是写虚,以“雨停”引实入虚,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笔者创设的情境是:人生有百味,成功的滋味和失败的滋味你都尝试过了,哪一种滋味最令你难忘?且看看学生在随笔中是如何描写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的思绪:“回家的路上,秋风击打着落叶,‘沙沙沙’的声音好像在诉说着我的不满。雨悄悄地落下来了,雨丝拍打着我的脸。小区门口的老树忧郁地站在那里等我,无情的秋天早已剥下了它美丽的外衣,黑色的苔也掩不住它身上的皱纹,它只好枯秃地在风中飘摇,我和它同病相怜啊。一只乌鸦在枝头上叫个不停,乱了节奏,也许它正在尽情地嘲笑我的失败,我却无力理会它的晦气,独自低头,在这份悲伤中越陷越深。” (关浩然)这段话的画面感、感染力极强,现实与想象交替,把一个失意少年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心生怜爱之情。

在本次期末测试中,笔者班上的学生用以上方法答卷,其中不乏优秀的答案:1.悠闲的小巷:夏日时分,小巷里十分凉爽,风轻轻地拂过了墙头,捎起了柳叶。一位大爷穿着短衫,拿着扇子,端把椅子,坐在树阴下乘凉。一旁的狗吐着舌头,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动静结合)2.喧闹的小巷:这是一条喧闹的小巷,早餐店里人们高声谈笑,做肠粉的机器轰隆隆地响着,不一会儿一碟白嫩的肠粉就做好了。时不时有一辆自行车从巷子里穿过,“叮、叮、叮……”地一直响着,提醒人们小心避让。(声色映衬)3.一哄作鸟兽散:同学们像一群刚放上山的猴子突然看到了老虎,飞奔回座位。平时跑得快的,三两步回到座位上,跑得慢且胖的,也提着裤子直奔座位。突然一个同学滑倒了,全班先是哄堂大笑然后凝固了笑容,因为看到了老师头上闪烁的“火苗”。(虚实相生)

可见,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借助教材中的例文,运用动静结合、声色映衬、虚实相生的手法,的确能帮助学生构建出具体生动、丰富立体、耐人寻味的画面。


【参考文献】

[1]何捷.何捷老师的教材作文设计 2017(06).

作者简介:邓新芳,女,1975年9月,广东梅州,本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一级,单位: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