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配电运检的标准化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新形势下配电运检的标准化管理研究

尹建国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开鲁县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通辽市 028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及生产的需要,必须对电力的配电运检进行标准化管理。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当前的配电运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实践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下;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分析探究

  引言:

  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电能方面发展的关注度逐渐升高,为满足现阶段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电能使用方面的需求,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如何实现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成为目前电力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难题。

一、配电运检

  配电运检是针对配电线路进行维护以及检修的人员,对配电线路、配电设备等运行进行维护以及检修的工作。其中,配电线路包含10kV线路、低压线路等等;配电设备有变压器、负荷开关、跌落式熔断器以及配电箱等等。配电运检需要结合辖区内部处于10kV及以下的配网设备进行检修、抢修、缺陷处理等等工作;需要负责配电设备带电检修工作,并协助完成业扩工程验收工作;负责配网规划和可研编制等等。

二、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模式
  2.1 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是绝大多数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实施过程中主要以目的性、 系统性、 层次性、 协调性和科学性为原则。简而言之, 目的性原则要求在实施标准化管理之前建立一个具体化的标准化体系, 避免企业盲目性工作;系统性原则要求注重全过程、 全方位的管理, 避免厚此薄彼导致全局无法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层次性原则要求标准化管理体系应同时兼顾个性和共性标准, 指导和通用性比较强的标准置于上层, 细化的和专业性比较强的标准置于较下层;协调性原则是指个性标准和共性标准相协调, 上下层级、 同层次不同类型标准相协调, 以及设定的标准与法律法规相协调;科学性原则要求企业标准化实施过程中, 标准与当时市场环境和企业实际情况协调一致, 同时, 标准化管理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创新。
  2.2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概述
  传统的配电站管理模式中, 变电和运检分离, 开展电路检修工作时需要多个部门同时参与, 效率较低, 时间成本高, 人力、 物力资源造成浪费, 出现管理脱节现象。该模式无法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 亟待改进。电力企业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推动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并受到多数电力企业的追捧。该管理模式是标准化管理模式在电力企业的具体应用, 围绕设备的管理为中心,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作业流程,统筹电力企业人力、 技术及装备资源, 有效实现输、 变、 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 全面深化状态检修, 实现资源集约化、 组织层次化、 业务专业化、 管理精益化四大目标, 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生产效益和工作效率, 更好地适应电网发展。可见,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意义非凡。

窗体底端

三、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标准化意识淡薄

  由于标准化工作是近几年新提出来的一种思想,导致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对配电运检标准化的认识不足,单方面认为制度建设就是标准化工作,也没有将标准化上升到实际高度,导致所开展的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标准化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3.2 标准监督检查不到位

  在配电运检标准化工作中,开展标准监督检查是保证其工作质量的关键点,但受思想认识、管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电力企业经常出现标准监督检查不到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1)对现有标准的考核力度不足,没有针对当前标准开展检查督促工作;(2)所开展的标准检查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并没有形成长效稳定的标准化检查机制[1]。上述现象的存在,导致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很多标准化管理工作止步不前。

四、强化运维中配电检修成本管理的办法

   4.1灵活应用智能机械,减少人力资源投入

   国家经济发展下的人们对电力生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电力生产效率、成本、质量等方面。而要满足这些要求,需要电力企业具备良好的管理机制,而我国目前的状态是缺乏相关体系的管理机制。电力企业的实际电力产量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但是在施工时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并且会在日后使用时存在着安全隐患,对我国经济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在电网运维过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有机结合每一个过程,能够让各阶段、每个环节在有机联系后,可以实现电网输送系统管理体系达到完整化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应灵活运用智能机械,并且在智能机械加入电力生产中能够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成本,还可以实现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信息的流通,能够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环节实际生产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电网运维检修事业的整体发展。

4.2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整体规划,突出核心价值

   配电自动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对于投资规模巨大的供电企业,一旦达不到预期的建设目的,对企业自身来说将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在项目立项前就应当做好长期的、科学的整体规划,结合供电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负荷性质及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因地制宜制定与自身发展情况相适应的规划方案。此外,在规划设计时,不盲目追求故障处理和恢复能力的指标要求,而应以方便用户为核心,统筹考虑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为提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这一核心原则,针对用电负荷高度集中、运行环境复杂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建设方案,突出配电自动化的核心功能和应用价值。

  4.3重视关键技术,提高设计和建设水平

  如前所述,配电自动化系统是集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等多种综合技术的复合系统,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建设工程,想要提高配电自动化建设质量,提升运维管理效率,确保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着重解决一些关键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家电网公司也提出了配网一二次设备成套化设计理念,针对性地解决不同设备厂商之间设备接口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而对于通信方式和操作电源的提取,供电企业可与参与的设计单位进行联合技术攻关,可结合优秀的设计案例,发挥先进案例的引领作用;但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特点,选取适合自身发展的设计方案。目前主流的建设流程为:线路设计--设备选型--设备招标--设备到货--仓库联调--主站画图--通讯地址配置--定值整定--光纤通道敷设--现场安装--现场联调--线路送电--FA功能验证,这个流程工序有助于将所有建设环节在送电之前完成,而避免了重复去现场施工的弊病。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可以在此流程上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对于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供电部门要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建设单位,在综合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及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将主站、通信、终端设备、土建等各建设环节形成统一的整体,成立专门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管理部门,将建设工作纳入日常统一管理,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的设计能力和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海波.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J].信息周刊.2018(01)

  [2]于明.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分析[J].电子乐园.2019(03)

  [3]吴庆祥.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探索[J].名城绘.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