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探究

杨俊磊

中咨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8

摘要: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探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思路的思考,发现困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难题,为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对乡村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

(一)是促进农业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国却不能被称作农业强国,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促进农业经济转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整理,2015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为4400亿元,2019年这一数据达到8500亿元[1],发展乡村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就业增收和产业脱贫,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农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驱动力。[2]

611defa33d345_html_64a9ac8a904d8e83.png

图1 2015-2019年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及增速统计

  1. 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方式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旅游业正逐渐成为拉动就业的强劲驱动力。[3]我国农业劳动力众多,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业是带动农村就业的最要途径,据不完全数据整理2015年我国乡村旅游业从业人数为790万人,到2019年从业人数达到900万人,就业人数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快增加。

611defa33d345_html_7b4508ade6b410fc.png

图2 2015-2017年我国乡村旅游从业人数情况统计

(三)改善乡村环境,提高乡村文明的重要途径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以乡村地区特有的自然风景、传统手工艺、民族建筑、乡土民俗等资源为载体,与乡村环境的治理有着相辅相成的天然联系,二者相互支撑,良性互动。要增强乡村旅游的特色性、优质性、吸引性即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乡土风俗的保护和改良又要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的建设,从而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改善乡村环境,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发展方向的制定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相对不足,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着同质性严重、贪大求全盲目发展的问题,在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与规划方面力度相对较弱,缺乏统一的规划往往导致乡村旅游业发展分散、集聚效应不强,没有正确的定位又导致乡村旅游业发展缺乏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市场定位,成为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制约瓶颈。

(二)资金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

乡村旅游是一个资金投入量大,回报慢的行业,尤其在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往往很难满足乡村旅游业的资金需求,导致资金投入的不足。在资金投入结构中,目前更多地注重标志性景观的修建、网红景点的打造,对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接待水平、从业者素质的提高上投入相对较少,重形象轻内容的资金投入往往导致乡村旅游业畸形发展,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与较强的吸引力。

  1. 产品同质性严重、缺乏特色

当前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同质性较为严重,特色缺乏,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包装设计能力不足,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收入,过度商业化开发,不加创新地照抄照搬其他发展势头较好的乡村旅游模式,导致同一区域多个乡村的旅游产品相互雷同,旅游产品单一,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游玩需要,降低本区域内的产品竞争力和游客满意度。

(四)经营者参与理念不强、被动发展

乡村旅游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由于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防范风险的意识又较为滞后,导致很多居民守住优质旅游资源却缺乏大胆开发的驱动力,参与理念不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对政府形成较大的发展依赖性,极大地降低了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和市场形成良性的循环互动。

  1.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发展思路探究

  1. 立足本土特色,制定发展规划策略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前期的规划,符合本土实际的规划能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发展方向、模式和精准的市场定位,科学有效的规划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指引和建设纲领,它直接决定着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成败[4]。乡村旅游规划不是简简单单地利用乡村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规划应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将本土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策划以满足潜在市场的需求,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1. 促进思想解放,探究多举措资金筹措方式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乡村旅游业的资金筹措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就要促进思想的解放,寻找到多途径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除了政府投资外乡村旅游业经营者还可以通过向商业银行申请抵押或质押贷款;设立乡村振兴基金等投融资模式筹措资金。除此之外,乡村旅游经营者还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通过与社会资本的紧密合作,建立多方共赢的投融资机制。

  1.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主体是当地居民,当地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直接影响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提高居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要加大对当地居民发展旅游业意识的培训,通过建立乡村旅游业从业人才培养机制,从提高服务业的专业角度,普及旅游产品知识和旅游产品经营理念,强化乡村旅游从业者服务意识,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提高从业者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乡村旅游业长效发展。

(四)重视生态文明,建立经济与生态发展良性互动模式

乡村旅游业发展离不开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又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两者之间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要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经济与生态发展的良性互动模式,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发展的首位和重要位置[5],通过释放“生态红利”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乡村旅游业是利用乡村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的一项重大的举措,实现乡村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风貌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业只有坚持自身发展规律,立足本土特色、加强资金筹措能力、坚持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才能促进乡村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1]李宝东.新时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1):30-34.

2[2]和龙,葛新权,刘延平.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挑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6(07):29-33.

3[] 苏建军,孙根年,徐璋勇.旅游发展对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的拉动效应研究[J].旅游学刊,2014,29(02):25-35.

4[] 李烨.中国乡村旅游业扶贫效率研究[J].农村经济,2017(05):72-78.

5[] 赵云煜,张慧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与理论品格[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4):446-45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