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以中部D 县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以中部 D 县为例

祝继功

中共砀山县委党校 235300


摘要: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必须注重培育竞争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必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移集聚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拓展空间。

关键词:县域经济 中部地区 高质量发展 措施


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区域经济,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县域经济深度融入区域发展、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力。

一、注重发展特色产业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高低,关键在于经济特色化的程度和水平。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差异化发展。传统农业大县要以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为目标,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果品等特色种养业,积极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自然资源县要科学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注重产业多元化和产业链延伸,实现绿色转型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县要着眼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多元化需求,保护和利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县。大型都市圈周边的县要发挥毗邻优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协作次中心。设区市周边的县要按照中心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县域产业发展重点,推进与大中城市产业对接、设施互通、服务共享,形成与中心城市功能、产业分工和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格局。

就D县而言,该县地势平坦,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D县立足县情,依托本地丰富的果林资源,发挥资源、区位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深挖潜力,加快培育立县兴县支柱产业,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基于此,D县将自身定位为处在长三角一体化与中部崛起区域战略的节点城市,立足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和融入长三角“三区一基地”的实践路径,发挥好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积极融入长三角。找准县域经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科学研判自身的优势和问题,谋深做实十四五规划。

习总书记近来多次提到“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D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践行“双循环”理论、扩大内需的落脚点。该县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果蔬食品、板材加工、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聚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塑造产业品牌。同时主动参与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和长三角地区产业体系分工合作,积极谋划、推进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新产业,培育一些高竞争力、高成长性的企业。

二、注重培育竞争优势

现代经济体系中,市场竞争更多地依赖于科技创新。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要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进一步健全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县域资源配置效率,增添县域产业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优势可以通过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方面进行突破。

优化提升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加快提升现有优势特色产品工艺技术和制造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产品区域品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现代都市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重点围绕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服务流程重组,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着力提高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发挥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优势,围绕县域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加大研发力度,力争在优良品种培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规定,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潜能和积极性。加强科技推广,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推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普及应用。推进互联网与县域产业深度融合,建立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促进生产生活、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市场主体。加强政策引导扶持,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引导规模骨干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合等形式组建跨区域集团。支持民营企业利用产权市场兼并重组,保障民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在土地利用和供应方面享有同等待遇,推进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与农户构建稳定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和合作,实现生产资源、信息资源共享。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兴业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创办、领办家庭农场(林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制度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起步快、转型快、见效快的天然优势,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环境保障和制度支撑。加大县级财源建设力度,落实激励性财政政策,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搞好土地保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低效闲置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投身县域经济发展。

推进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着“服务便民、优质高效”的原则,强力推进“五减三改两提升”行动,即通过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开展“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完善园区项目建设规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园区经济发展为支撑,聚焦重点项目谋划,强化项目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最终都要靠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来落实。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必须持续增强项目谋划和建设意识,围绕融入长三角发展“三区一基地”的实践路径,深入对接苏浙沪地区,着力承接一批转移和新兴项目。围绕公共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交通、城镇基础设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领域,加快谋划储备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补足县域公共设施、服务能力短板。通过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加强载体平台建设。提升开发园区项目承载能力,支持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果蔬食品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与沪苏浙园区结对共建,承接沪苏浙轻工食品、装备制造等优势企业转移,力争骨干企业迁移布点、相关企业配套跟进,实现产业链高质量承接。

四、积极融入区域一体发展

根据战略发展定位,D县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应充分发挥农产品主产区优势,着力培育酥梨、黄桃等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加强物流仓储设施建设,优化供应平台,应用快递物流大数据系统分析和网络化智能分仓,实现对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内城市大型超市、集贸市场的新鲜供货。同时加强与阿里、京东、苏宁等沪苏浙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加快冷链物流、直销配送体系建设,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主动对接加快推动推动高铁、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项目谋划、实施,构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实现互联互通。积极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护商良好氛围,在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实招,消除县域经济发展“堵点”“痛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双创双服”活动,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企业经营成本,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提升县、乡级两级政府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加快产业转移集聚发展

作为承接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县域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自身发展优势和产业定位,推介对接重点项目,积极开展省市际交流、招商引资项目洽谈对接和投资促进活动。通过筹办投资环境说明会、县情推介暨招商恳谈会等,不断拓展招商渠道,延伸投资推广网络;紧密结合特色产业,着力在项目招引上延链补链强链,聚焦做大主导产业招商,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围绕提升投资质量招商,增强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推动集聚区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合理、高效配置资源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破解县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县域产业布局分散等难题,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内在活力,需进一步优化县域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资源要素向县城和产业园区集中,促进县域经济集约集聚、高端高效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提质扩容,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广“互联网+开发区”建设模式,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突出产业特色和产业定位,探索“一区多园”“数县一区”以及合作建园等模式,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健全园区管理制度,鼓励“个转企”“小升规”,推动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一批引领园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