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刘学城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广州 510220

摘要: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保障和支持。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城乡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领域的繁荣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处于同一区域的乡村发展却非常滞后。为了平衡区域发展质量,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乡村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平衡区域发展水平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提高农民创收,促进农村经济增速,助力乡村振兴显得尤为迫切。要推进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的实际问题,结合城乡规划,立足乡村产业和自然资源,积极探索相关对策,疏堵结合落实乡村用地布局和管制规则,引导乡村产业发展,稳步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

1.1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是彻底解决贫困区域人们的生活问题,对贫困区域人们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城乡规划的重点就是借助城市的力量来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通过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平衡来发展乡村的特色产业,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为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1]

1.2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但是,只有在保证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乡村经济建设,实现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平衡发展,才能够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2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阻碍

2.1缺乏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给乡村振兴进程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然而,由于缺乏高效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和人口老龄化有关。因此,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必须要给予大力的支持,要努力给村民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服务条件,帮助村民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上,政府一定要做好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利益,才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确保“富农强农”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早日实现[2]

2.2乡村空间布局有待优化

在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当对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采取乡村发展措施,编制可用实用的城乡规划,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实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但是,目前部分乡村地区并没有制定出针对性的乡村建设规划,整个乡村的发展建设缺乏指导性和科学性,土地利用模式粗放,乱建违建现象严重。而个别地区为了避免出现乡村无序建设的问题,甚至制定了“一刀切”的错误措施,严禁该乡村进行任何形式的建设。乡村布局“只疏不堵”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常年低下,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不高,弱化乡村产业的科学引导,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粮食安全战略背道而驰;“只堵不疏”容易忽视村民合理诉求,缺乏对农村历史违法用地合理分析,从而提高“户无所居”的风险,不但对乡村功能的完善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也与国家“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反映村民诉求”的乡村发展思路南辕北辙。

2.3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入也助推了老年人自主养老模式的形成。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规划,必须着眼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关系之上,这样的规划布局才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实用性,才能真正解决农村老年人问题。农村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现象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通过建立自我养老新模式、支持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来消除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3]

3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3.1构建全新的城乡关系

在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构建全新的城乡关系;统筹城镇和乡村发展,分类按需、因地制宜制定乡村发展策略、落实乡村用地用途管制,切实提升村庄规划的系统性。

首先,加大“新乡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等战略的实施力度。以区县、乡镇重点项目为核心,带动乡村“农业+”产业链的打造,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保持乡村与城市地位的平等性和资源优势的互补流通性,通过重点项目为核心带动,以乡村人口和乡村产业为乡村产业基础来刺激乡村的内生性增长。

其次,优化乡村地区土地流转、产权制度的改革。近几年,城市对乡村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强。因此,对集体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可以突破乡村集体封闭性的桎梏,从制度层面上调控,促进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互惠互利,弱化城乡界限,促进城乡一体化。

最后,基础设施应统筹城镇和乡村发展,切实提升城乡市政公服的系统性。目前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使得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与城市相比,并对乡村地区的人口聚集以及产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以乡镇中心区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强化乡镇的的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合理布局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设施和公共设施,引导县、乡、村形成功能衔接互补设施共建共享体系,提高资源利用、节约集约水平。

唯有通过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优化乡村空间,盘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乡村地区建设,才能防止乡村地区的空间结构、产业类型成为城市生产力要素单向输出的结果,才能够提高农业人口的流动性和消费能力,拓展乡村地区的发展空间[4]

3.2发展乡村地区的特色产业

产业发展差异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差异。对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培训,促进农民由传统发展方式向现代发展新理念转变,发挥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要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强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努力构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支持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等乡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采取措施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社会投资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引进生态旅游等乡村旅游一体化模式,开发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和旅游文化的现代农产品和乡村手工制品等,合理拓展乡村产业链,结合产业特点,提升产业价值。

3.3加强乡村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绝大多数的乡村地区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但是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比较特殊等因素,使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乡村地区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效拓宽乡村地区的发展空间。

首先,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可以对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将其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借助旅游产业提高乡村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有效性,打造村域旅游精品线路。其次,站在城乡规划视角下对乡村地区的非耕土地资源进行规划,明确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例如,在旅游景区周围,可以对非耕土地进行开发,使其成为与旅游配套的民宿、饭店、零售店等配套设施[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经济振兴过程中,既要注重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发展乡村经济,提高村民经济效益,还要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要在农村多开展文化活动,拓展乡村文化服务渠道。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升级,结合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创新规划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战略,研究乡村振兴的科学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敬东.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213.

[2]吴军.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实施路径探讨[J].风景名胜,2019(11):333.

[3]李凌宇.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09):39-40.

[4]吴军.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实施路径探讨[J].商讯,2019(16):181.

[5]游畅.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初探[J].中华建设,2018(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