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苏清青,卢淑兰,潘姝姝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划分为2组,各组均为4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护理干预,进一步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认知护理干预;子宫内膜癌;化疗治疗;心理状态评分情况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超过50岁的女性群体,且多数患者为子宫内膜腺癌,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除接受手术治疗外,子宫内膜癌患者需要于术后接受长时间化疗治疗。受化疗治疗时间相对漫长的影响,使其化疗期间极易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1]。若患者的不良情绪难以得到彻底排解,则难以保证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究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82例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2],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于知情条件下签署实验同意书;此外,排除预计生存周期不超过12个月、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认知功能缺失、意识障碍及化疗禁忌证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年龄分布为43岁至67岁,平均年龄为(52.19±1.84)岁;观察组41例患者,年龄分布为42岁至68岁,平均年龄为(52.18±1.83)岁。2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的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格按照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及安全性的全面提升。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认知护理干预,即:(1)心理认知干预。相关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以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前提条件,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耐心解答患者的内心疑虑,多鼓励及安抚患者,必要时穿插预后效果良好的病例,以达到改善其心理状态的目标。(2)饮食指导认知干预。护理人员需侧重培养患者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及作息时间,叮嘱患者尽量每日午睡30分钟,保持充足睡眠,结合患者的口味偏好及机体素质,拟定切实可行的膳食干预方案,提醒患者合理膳食,不得暴饮暴食,以口味清淡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限制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3)运动认知指导干预。相关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日适量运动,根据患者的机体素质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太极拳、慢跑及散步等,控制每日锻炼时间在30分钟左右,因此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且可通过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的方法,鼓励患者间传递疾病抵抗经验,增强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4)亲情支持干预。此外,护理人员提倡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情感层面的支持及关怀,使患者切身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

1.3判断标准

根据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改善程度,评分越低,说明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越好[3-4]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n=41)

67.18±3.64

49.21±2.61

69.81±2.76

42.26±2.74

观察组

(n=41)

67.19±3.63

23.42±1.48

69.82±2.78

21.43±1.15

t

1.483

11.419

1.587

11.654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当下我国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甚至出现年轻化的特点。从子宫内膜癌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将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相结合,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然而,即便手术治疗与术后化疗的效果明显,但是因术后化疗时间相对漫长,使用化疗药物存在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再者因部分患者手术治疗的创伤较大,或者过于担忧疾病演变发展进程,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心理状态。若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难以得到改善,则会直接影响化疗效果,甚至极易出现排斥化疗的行为。

传统模式下,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治疗期间,采取的护理模式倾向实施基础性护理操作,比如选择体位及健康指导等,忽略患者身心方面的需求,使得护理工作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而本次重点提到的认知护理干预,能有效填补常规护理模式的缺陷,改变患者原有片面或错误的认知行为,真正意义上做到重建患者的认知能力,使患者形成正确的个人思维及行为,进一步解决患者心理层面的问题。本次观察组采取认知护理干预,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由此可见,认知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晶,王燕.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6):172-173.

[2]胡婷,龙璐璐,陈宝红.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4):142.

[3]严美爱.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9):111+113.

[4]包丽琼.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0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