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前时间延误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前时间延误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肖吉华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四川 成都 610200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前产生的时间延误原因,并且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07至2020.07期间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以上患者的延误溶栓时间因素并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评比患者的溶栓时间与疗效性以及院内和院外的延误时间长短。结果患者的6小时再通率,6小时之内的再通率高于6小时后的再通率;患者的院外延误时间为(163.00±89.00)分钟,患者的院内延误时间为(124.00±68.00)分钟,院外延误时间长于院内延误时间,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院外的延误时间比较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需给予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理力度要大力提升,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全面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延误护理干预溶栓治疗前


前言: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溶栓疗法是治疗其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此种疗法的最有效的救治时间是在患者发病6小时之内实施治疗,由于绝大多数患者都不能及时得到该种治疗方法,致使患者的预后疗效受到很大影响[1]。因此,此次实验将对本病进行溶治疗前产生的延误时间因素分析,并且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来保证患者预后效果有效提高。现将分析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48例在2019年07月至2020年07月期间纳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8例,女性20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1岁,患者的最小年龄为33岁,年龄均值是(54.26±2.11)岁,以上所有患者经过检查、诊断都属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都存在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以上所有患者都没有溶栓的禁忌情况。患者的一般资料可以进行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

    1. 方法

对患者进行调查,采取样本,并且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患者院前以及基本资料,按照接诊时的登记资料、专人的调查、急诊的记录、特护的记录、医嘱的时间、心电图的记录时间,评比院内的延误时间。对护士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利用方便取样的方式,将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发放至每一位人员手中,调查护士对溶栓知识的认知程度,监督填写完毕并将其收回。调查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采取本院制定的统一调查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掌握情况,并统计和记录患者和家属回答正确的概率。进行溶栓治疗,所有患者均采取静脉溶栓的治疗,治疗的方法主要为15*105U的尿激酶用量于30分钟之内静脉注入,然后按照冠脉间接再通的指标数值评判溶栓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全部患者的院前和院内延误时间。

溶栓前的延误时间判定,主要指开始有症状到接受尿激酶治疗期间的时间,分为院外延误的时间和院内延误的时间,其中院外延误的时间指发现症状开始一直到来到急诊室期间的时间,包括交通延误时间和患者自身延误的时间;院内延误的时间是指进入急诊室后到进行尿激酶治疗期间的时间,包括急诊室的延误时间和CCU延误时间。院前的交通延误时间是指患者离家之后到院就诊的交通时间,院前的患者自身时间延误是指患者出现症状以后和家属出门抵达医院期间所需要的时间;院内的急诊室时间延误是指患者从急诊室抵达CCU所需要的时间,院内的CCU时间的延误指的是患者转到CCU后进行溶栓药物静脉输入所需要的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均应用SPSS14.00 软件进行整理,院内和院外的延误时间的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由t进行检验,溶栓时间与疗效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的计数资料应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由x2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患者的溶栓前时间和效率的相关性

患者的6小时内再通率明显要比6小时后要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详细见表1。

1患者的溶栓时间与疗效比较[n(%)]

发病到溶栓的时间(分钟)

例数

再通率

未通率

0

3

3(100.00)

0(0.00)

120

16

12(75.00)

4(25.00)

240

17

12(70.59)

5(29.41)

360

5

1(20.00)

4(80.00)

600

4

1(25.00)

3(75.00)

2.2对比患者的院内和院外的延误时间

经过调查得出,患者院外的延误时间为(163.00±89.00)分钟,包括交通延误时间为(35.00±18.00)分钟和患者自身延误的时间为(128.00±71.00)分钟;院内的延误时间为(124.00±68.00)分钟,包括急诊科延误时间(76.00±45.00)分钟和CCU延误时间(48.00±23.00)分钟,院外的延误时间较院内的延误时间明显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对比知识知晓情况

对于调查急诊护士和CCU护士各50名,其中CCU护士的溶栓适应症等健康知识认知率为95%,急诊护士的溶栓适应症等健康知识认知率为80%,CCU护士掌握程度高于急诊护士,患者和家属掌握疾病知识的有9例。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血管尽早再灌注,冠脉再通的概率与时间有关系,再通率由溶栓时间延误的延长而越来越低,此次实验数据与以上结论保持一致性。说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溶栓前时间是再灌注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所以要高度重视溶栓前的延误时间[2]。延误的主要因素有,患者的胸痛,胸痛的越严重,就医的速度就会稍微快些,与患者的重视程度有关;患者的年龄,患者的年龄越大,延误的时间越长,与患者的行动不便有关[3]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实验结果,院前的延误时间长于院内的延误时间,需加强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度,使得患者尽快治疗,并且要加强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与技能,保持更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吴云.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时间与预后的关系[J]. 中国疗养医学,2020,29(12):1320-1321.

[2]李睿,栾波,段娜,等. 辽西地区农村和城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现状对比分析[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10(11):1328-1331. 

[3]姜凤利.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预后[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