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吴玉华

麻章区湖光镇湖光中心小学鹿渚校区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88

摘要:小学数学是最能够体现生活中充满数学知识的学科,因为在生活中实际使用的数学知识基本都被小学数学教学覆盖到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高校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活动时,可以结合生活化的视角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将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视角;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就是指将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活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时能够提高小学生在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所以本文旨在针对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研究,进而为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活动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进一步提高从业者在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 小学数学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想要落实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1]。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之所以不能够将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渗透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主要是由于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课堂参与度不够。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要求进行自省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聆听专家对于新课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解读,进而帮助自己理解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活动。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自己对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认知,进而帮助自己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向周围优秀的数学教师进行学习,通过聆听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的学生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主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创新。这样能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快速提高自己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还能够帮助教师观察优秀教师班中学生的实际反应,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比如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到学生对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生活化例子此表示不解,通过学生的这种反应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自己班级内的学生时,更换生活例子,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教师的教学进度。

  1. 利用生活化的知识构建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教师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生活化的知识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2]。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程度是强过抽象思维发展程度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中的第二课时“玩具”的相关数学知识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数出5以内的数,同时利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且进行交流,会写1到5各个数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询问学生喜不喜欢玩玩具,家中都有哪些玩具,最喜欢玩的玩具是什么。然后组织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进行这一步的作用既有新课引入的作用,同时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第七页中发现一些玩具,让学生观察一共有哪些玩具。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数一下一共有多少个玩具,教师可以点名学生让学生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在数不同物体的个数时,最好先将物体进行归类,数完这一类再去数下一类,某类中的物体数量就可以直接用数字进行表示的相关知识。教师教学完成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课件中的玩具数量、或者可以通过看数摆小棒、数手指以及画图形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数字的概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通过和教师的不断交流就完成了一定数学知识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使用生活中的玩具构建简单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了1到5数字的概念。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1. 结合生活化的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化的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表演展示的能力和独立探究思考的能力[3]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第四课时“还剩下多少”时,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以及帮助学生掌握5以内的减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先提问学生一个问题,比如说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现在家里有5个苹果,你回家吃掉一个,爸爸回家吃掉一个,妈妈回家吃掉一个,那现在还有多少个苹果。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如果面对的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组,要保证每一组中都有一个能够具备管理能力的学生,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控制课堂节奏,避免出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闲聊的情况。如果教学的是相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这么分组的原因就是因为低年级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接近,同时知识的难度相对较低,所以多侧重学生的管理能力。高年级的学生知识掌握出现差距,所以需要侧重一些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分组完成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的讨论过程中,分析家里到底还有多少个苹果。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核心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1. 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中第一课时“数花生”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数量的花生,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复习工作。然后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展示花生田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种植物是什么。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渗透一些生活常识,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花生不像苹果和桃子,是在地面下的土壤中进行结果的。拓展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展示两个小朋友数不清花生的图片,构建学生帮助他人的生活情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课堂活动中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工具帮助学生学习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一定的数感。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使用的频率一定要科学合理,不要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多媒体中,而是帮助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在多媒体上的数学知识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知识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活化的知识和场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构建贴合生活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最终促进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金霞.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 青春岁月, 2019, (30):184-185.

  2. 劳继东.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 下一代, 2019, (12):1-1.

  3. 陈艳芬.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 人文之友, 2019, (3):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