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阅读对比切入点的探讨

/ 2

多文本阅读对比切入点的探讨

李红英,杨娟,张兆阳,李伶俐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玉都实验学校

特级语文教师韩军曾言:“中学生若能沉下心来读200万字的中外优秀作品,背100篇古文,30篇现代文,300首古诗词,做40至50套真题,语文就不必学了。”这话充分强调了中学生阅读积累的重要性。的确,扩大阅读量,开拓学生视野,提升领悟能力,对初中学生的进步成长大有裨益。

尤其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多文本阅读,更是提高学生信息提取、综合概括与表达能力的进身之阶,也是当代青少年与国际PISA新型阅读素养检测并轨的需要。对比阅读则是多文本阅读的不二法门。那么,我们的学生需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对多文本的比较与体悟呢?我认为应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入手:

  1. 从题目切入

题目是文章的统帅,对于同一主题内容的不同文章,题目会透露文章的写作方向与侧重点。所谓题目切入法就是根据文章的题目,对文本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其不同所在。

如《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文中都有同一个人物闰土的相关故事:《故乡》中写少年闰土与成年闰土形成对比,意在批判旧社会制度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索和复杂情感;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少年闰土则是为了表现百草园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我”少时的乐园,表达对童年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仔细回味两个题目,其中已经暗示了各自主题的不同方向。

另有《观潮》、《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和《钱塘江潮》(罗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中发现文本写作的不同侧重。进而针对多个文本设计阅读习题,例如:从题目中看三个文本各自写了什么内容?猜一猜(说一说)他们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会有怎样的不同?他们写作的重点分别会放在哪里?

由题目入手发问引导,能够提纲挈领直击重点,同时培养起学生整体感知的意识,由整体到局部深入体悟文本的不同,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由内容选材切入

对于类同选材和同题目的多文本,我们要学会在阅读中找出不同侧重点。李冬梅老师的《丑猫》和夏丏尊先生的《猫》初读都是在写一只命运悲惨的猫,但仔细读来却有诸多不同。

李冬梅《丑猫》中的猫相貌丑陋、身体残疾但心灵美好。它对人的冷漠、欺凌不怨恨,不报复,只求得到一丝关爱,就很满足。即使在最痛苦的生命尽头,也避免伤害到我。猫的心灵是美好的,所以作者说丑猫是他一生中见过的“最可爱最英俊的动物”。 作者着重描写了这只猫初印象中的“丑”和它临死时的“惨”,来暗示人类心灵是残疾的。文章重在借一只猫的遭遇启迪我们:世间的大爱,应该是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对待世间万物不能因其美丽而关怀庇护,也不因其丑陋而鄙视厌弃。

夏丏尊《猫》中娓娓讲述着发生在一家人与猫之间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猫因人的变故而或受期待、或受厌弃、或受宠爱的曲折经历,侧重写家中境况发生变化时,一家人对待猫的不同态度。作品中的猫成了一个联想死者的媒介,猫被当作了死者的纪念物,借以表达作者期待人类凡事要实事求是,对人对事都别存偏见私心,挖掘我们心灵深处的慈悲,拥抱万物生灵,接受整个大自然及其美丽之处,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我们释放自身的使命。

类同选材的多文本阅读,找出其描写抒情的不同侧重点,就是我们深入阅读理解的又一个关注点。而对于选取不同对象、材料来表达同一主题的多个文本,则要求我们引领学生学会透过事件表象,找核心表达的相同之处。

丰子恺的《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这一特点为线索,选取几个典型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对“我”生活上很慈爱、对“我”为人处世、学习上很严厉的母亲形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对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的深切体察,以及对母亲的爱戴与崇敬。

朱自清的《背影》以背影为线索,写父亲与我送别时车站买橘子的故事,着力刻画了父亲艰难而努力的背影,勾起了“我”数次的流泪。感伤中父亲的体贴和不易,我的愧悔与自责中,依然是对亲情的回味,和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与感激。

两个文本人物身份不同,故事情节不同,却同样以温暖亲情撼动人心,举一反三得无限,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也是我们引领学生阅读和写作绝好模板,。


三、由创作背景切入

背景切入法指的是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或者当时的社会环境等作为切入点。人类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历史进程中或者是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对生活的反映更是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因此,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进而深入地理解文本主题差异。

仍以鲁迅先生的《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鲁迅先生的《故乡》写于1921年1月,在这一年多以前,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鲁迅故乡之行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这次回乡的行程,个中的繁杂与艰辛尽在其中。

但令鲁迅震惊的是,他亲眼目睹了江南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于是,便以这次回乡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一篇小说,把眼中的故乡描绘得淋漓尽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在厦门。鲁迅先生写作《朝花夕拾》是“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的时候”。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还说:“后五篇(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等)却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已经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寄一丝安慰,排解一些苦闷;“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与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与芜杂的文章”。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著文即以“朝花”的艳丽与单纯,来安慰“夕拾”(即现时,此时)“离奇与芜杂”的思绪了。

教读古代的诗文尤其注重写作背景的理解,课标内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诸多诗文等脱离了当时的写作背景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的神妙所在。

了解比较作品的创作背景可以令学生阅读印象更深刻,也更容易把握文本的深刻内涵。


四、对比谋篇布局和写作特色

在多文本阅读中,写作手法的对比体悟应该属于对学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从谋篇布局到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使用,没有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是难以准确理解表达的。线索串文、首尾呼应、小标题等结构形式,详略安排、时间或逻辑顺序表达的用意,情景交融、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作用,都应当成为我们带领学生深入研读多文本的切入点。例如:从景物描写的角度体悟鲁迅在《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文中不同的思想状态和写作意图;从《春》《昆明的雨》和《济南的冬天》中体悟虚实结合的妙处;从人物形象刻画的角度体会《我的母亲》和《背影》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等。

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在教学中切忌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应当抓住文本最突出的特点或最精彩的文段去引导体悟,盯准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体悟表达,进而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