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张“特别提醒”的特别提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4
/ 2

来自一张“特别提醒”的特别提醒

陈桂兰

南京市六合区金陵中学 211500

【案例】

某个周末监考成人自学考试,考场黑板上粘贴着一张“特别提醒”。

你已进入考场监控区域,请诚信考试,并注意一下事项:

考试结束前30分钟方可交卷离场。

开始违规者按教育部第33号令处罚,通讯工具带上座位与夹带资料等行为,各科成绩作废。

请人替考或代考者,各科成绩作废并停考1至3年,并按最新《刑法》规定处管制、拘役、罚金。

未按要求书写笔迹信息及签名,该科成绩无效。

南京市社会科学考试院

笔者细看许久,脑中闪现一个念头:这个特别提醒来得正是时候!

课堂上,老师:“同学们,我们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那么,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

“道德、法律、纪律等。”

老师拿出这张特别提醒,请大家阅读。“大家看看这个特别提醒,思考一下,这里面提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规则?”

“老师,这里面有要求诚信考试。”

“老师,替考或者代考者,可以按照《刑法》来处罚呢。”

“老师,这个提醒既有道德上的规定,也有法律上的规定。”

“好,大家都有看到,提醒要求诚信考试,诚信是道德品质,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提醒要求遵守法律,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不违法是行为的底线。”

老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我们把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我们还可以根据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的程度,分为?”

“一般违法和犯罪。”

“大家知道,犯罪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要受刑罚处罚。那么,大家看看这张提醒中提到了哪些处罚?”

“管制、拘役、罚金。”

“好的,那大家再看看这些处罚哪些是刑罚里面的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管制、拘役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

“还有哪些主刑和附加刑呢?”

“主刑还有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还有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受到拘役处罚的行为是什么违法?受到罚金处罚的行为是什么违法?”

“都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

“那么,生活中我们还会听到罚款这个名词,开车违停的时候,警察开的罚单,车主受到罚款,那是什么违法?”

“行政违法行为。”

“对,罚款对应的是行政违法行为,因为违法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属于行政法律规范。”

“生活中我们还会听到拘留这个名词,如何说在公共场合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那么这是什么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违法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不过,看到拘留就对应行政违法,对不对?”

“……”

“拘留有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两者有区别,两者性质不同、法律依据不同、使用对象不同、羁押期限不同。大家在具体材料中要分清楚。”

……

教学中关于法律部分,学生总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没有什么近距离的感悟。这张“特别提醒”恰到好处地出现了,并被顺利运用于教学,帮助学生及时复习所学、巩固已知、突破疑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给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发。

一、学以致用,推动生活走向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书本里,更是在生活中。平时的教学,对于知识的把握,学生就仅限于书本,这样的学习,显得空洞、缺乏生命力。因此,需要教师把生活带进课堂,拉近理论和实际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在教学法律部分的时候,本来法律知识就严肃、枯燥,有许多易错易混的点,也不容易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张“特别提醒”出现了,犹如一阵春风,吹醒了学生迷迷糊糊的理解;犹如一潭活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准确、清晰的区分了“主刑与附加刑”、“罚金与罚款”、“拘役与行政拘留”等知识点,也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融会贯通,促进知识前后联系。

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把知识建立联系,由点到线,再到面,形成一个整体,构建知识内部的联系、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如此,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实现水到渠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主题是“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等。借助这张“特别提醒”,教师把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有道德与法律、守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的分类、刑罚的种类等知识,一气呵成,加工串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中复习了知识、整合了知识,也建立了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更透彻。

三、灵动机智,挖掘身边教学资源。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教学资源,有时候就在身边,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判断的大脑、一双火眼金睛,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关注社会、关注学生、关注生活,活用身边的资源。

对于教学充满热情,促使教师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身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张“特别提醒”,引发了教师的思考,可以运用于教学;接下来,教师还思考了什么运用,是简单直接呈现?还是问题引导?还是学生思考?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考验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用适合课堂、适合学生、适合学情,就好。

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学的用心人,方可收获成功的喜悦。前路漫漫,多一些思考、多一份关注、多一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