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五项检测联合加速诊断路径在急诊胸痛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4
/ 2

心肺五项检测联合加速诊断路径在急诊胸痛中的应用

王媛 [1] 黄英 罗文坚 庞云珍 马慈云 刘彩娥 徐丽琼

昆明市延安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 将心肺五项检测联合加速诊断路径运用于急诊胸痛患者诊疗当中,对其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20年12月1日0时至2021年12月1日0时昆明市延安医院急诊胸痛中心收治的12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中各有患者60例,其中参照组予以常规检查,试验组患者实施心肺五项检测联合加速诊断路径,随后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检查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CK-MB、cTnI、Myo、NT-BNP、D-D 水平较为敏感,另外,试验组患者急诊滞留之间短于参照组,死亡率较低,各指标之间差异显著,故而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急诊胸痛患者予以心肺五项检测联合加速诊断路径,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缩短急诊时间,大大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心肺五项检测;加速诊断路径;急诊;胸痛

引言

临床中,胸痛是急诊科较为常见的疾病,通常情况下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有着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一般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以及主动脉夹层破裂均被定义为高危胸痛,对于胸痛患者而言,准确、快速诊断,并结合诊断结果制定出干预方法,有效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及治疗效果[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20年12月1日0时至2021年12月1日0时昆明市延安医院急诊胸痛中心收治的12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中各有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

1.2方法

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体查及心电图检测,详细问询患者既往病史、产生的胸痛症状以此判断患者胸痛类型。

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辅以心肌五联床旁及时检验,从患者肘部抽取5ml静脉血,并将血清离心分离,严格按照试剂盒标准操作,检测患者血清中TNT、CK-MB、BNP、DDIM指标水平,结合检查结果准确判断患者胸痛状况,根据其病情发展开展相应急救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胸痛类型、急诊滞留时间、诊断准确率及死亡率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检测结果对比

通过对比发现,参照组患者检查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依次为66.67%、53.33%、70%,试验组患者依次为93.33%、66.67%、90%,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为此具备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分组

n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

参照组

60

66.67%

53.33%

70%

试验组

60

93.33%

66.67%

90%

2.2患者生化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胸痛患者生化心肌标志物指标诊断中,CK-MB、c Tn I、Myo、NT-BNP、D-D 均具备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尤其是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以及主动脉夹层患者指标水平更加明显。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对不同类型胸痛患者生化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胸痛类型

CK-MB

(IU/L)

cTnI

(μg/L)

Myo

(ng/L)

NT-BNP(pg/L)

  1. D

(μg/L)

心肌梗死

60.69± 24.72

8.68± 1.11

270.59± 78.64

386.45± 104.64

2.29± 0.62

心绞痛

19.35± 8.01

0.86± 0.32

64.65± 15.86

89.70± 32.42

0.73± 0.30

急性肺栓塞

23.32± 11.64

1.42± 1.31

113.32± 31.52

123.34± 34.20

22.54± 8.42

主动脉夹层

10.23± 4.45

1.56± 0.52

125.54± 43.20

214.27± 43.51

3.34± 1.81

2.3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滞留时间、诊断准确性及死亡率

通过观察发现,试验组患者急诊滞留之间短于参照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死亡率低,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3对两组患者急诊滞留之间、诊断准确性、死亡率状况进行对比

分组

n

急诊滞留时间

诊断准确性

死亡率

参照组

60

86.2±3.6

42(70%)

3(5%)

试验组

60

47.7±2.1

54(90%)

0(0%)

t/x²

12.8423

7.9455

2.3564

p

<0.05

<0.05

<0.05

3.讨论

胸痛属于一种急危重症, 并且其诊断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需要高效、快速、准确对患者病情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不断提高其预后效果。在胸痛类型中,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肺动脉栓塞主动夹层应该及早诊断,甄选出特异性较强、诊断窗口期短以及敏感性较高的心肌损标志物成为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一旦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其机体内心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及完整性随之发生转变,促使细胞胞吞的大量大分子物质进入到血液当中,从生物学特点而言,可将其分为两类,分别为酶学以及蛋白肽。

其中cTnI是集中存在于患者心肌和骨骼肌中的一种蛋白质,由于其氨基酸排序以及基因编码存在不同,故而cTnI已经成为心肌组织中有着较强特异性标志物,如果患者出现心肌损伤,血液中的cTnI水平则会升高,所以该项指标不仅仅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标准,同时还是评价心肌梗死病情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Myo是一种亚铁蛋白主要存在于患者心肌和骨骼肌当中,一旦患者心肌细胞受到损伤,其水平在2小时内快速升高,在8小时后达到最高峰值,所以该项指标水平有助于疾病的快速诊断,为之后的治疗提供更多时间,然而患者骨骼受到损伤,该项指标也会有所提升,这就说明了Myo指标特定性较差,单一使用准确性不高,可以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查[2]。D-D是一种具备特异性的降解产物,可将血液高凝状态展现出来,还同时激活凝血及纤溶双重系统,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肺动脉栓塞患者都是由于血小板大量集中,血液循环较慢进而形成血栓,而在此过程中机体凝血及纤溶系统系统始终参与,为此检测患者血液中D-D水平对心肌梗死及费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影响。CK-MB往往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检测的金标准,并且优势较为明显,一旦患者发病其CK-MB水平则会持续增高,这就说明患者心肌梗死在不断发展,再加上该指标半衰期较短,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该指标灵敏度较差,为此可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NT-BNP敏感度较高,可将患者最初心室功能的变化状况准确展现出来,并且其水平高低与压力及容量负荷息息相关,可将患者出现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变化规律直观展现出来,为此NT-BNP水平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3]

总而言之,将心肺五项检测联合加速诊断路径运用于急诊患者诊断当中,有着较高灵敏性和特异性,可准确、快速明确诊断结果,大大减少急诊救治时间,对急诊胸痛患者予以危险分层,确保低危患者及早接受治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死亡率,有着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

昆明市卫生科研课题:EDACS加速诊断路径联合即时检验在急诊胸痛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2020-14-05-118

参考文献

[1]袁林.胸痛五项检测对胸痛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04):73-75.

[2]兰永怀,程永涛,郑冰,李舻,袁生华,唐映利,刘泳,杨绎原.心肌五联床旁即时检验在急诊非创伤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7):99-100.

[3]王玉标.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提高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诊疗效率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28):18-2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