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4
/ 3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胡素玲 张文婷

单县中心医院心内科 山东菏泽 2743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的8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纳入A组(n=44)、B组(n=44),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LVESD、LVEDD、LVEF)、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衰)与死亡率、生活质量(SF-36)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优于A组,P<0.05;B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A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坏死所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斑块破裂继而出现血栓是主要病因[1]。该病具有病情严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应积极治疗[2]。同时,该病具有康复慢、预后差的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加强对患者康复期的心脏护理非常重要。鉴于此,现就本院8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两种护理模式及效果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明确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的应用优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的8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纳入A组(n=44)、B组(n=44)。A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5~79(59.96±7.54)岁;病变个数中,单支14例,多支30例;病变部位中,前壁15例,前间壁11例,下壁9例,后壁7例,右室2例。B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5~79(59.93±7.56)岁;病变个数中,单支14例,多支30例;病变部位中,前壁14例,前间壁12例,下壁8例,后壁8例,右室2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入组条件与排除规定

入组条件:①病历完整;②经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证实,满足临床诊断规定;③对研究内容知晓、同意。

排除规定:①肝肾功能异常;②感染性疾病;③癌症;④精神病;⑤孕产妇。

1.3 方法

A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防护等,同时指导患者合理休息、适当运动。

B组: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于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五级法早期活动,过程中视病情控制活动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若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停立即停止活动,并予以相应处理。五级法早期活动中,A级为发生心肌梗塞后1~2d,需绝对卧床休息;B级为发生心肌梗塞后3~4d,可抬高床头30°~45°;C级为发生心肌梗塞后5~6d,可抬高床头60°左右,可自行进餐;D级为发生心肌梗塞后7~8d,可下床,并指导患者在床边进行二便;E级为发生心肌梗塞后9~10d,指导患者在床边进行适当的活动。另外,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

1.4 观察指标

(1)心功能:包括LVESD、LVEDD、LVEF。(2)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衰。(3)生活质量:运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包含8个维度,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3]。(4)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N×100%。

1.5 数据分析

应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²检验,计量资料以(61246f019884c_html_c025a928423335e8.gif ±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心功能对比

B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优于A组,P<0.05。见表1。

表1 心功能对比(61246f019884c_html_e5bd907f32cd9210.gif ±s)

分组

例数

LVESD(mm)

LVEDD(mm)

LVEF(%)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A组

44

62.60±5.80

57.51±4.80

42.67±2.76

39.15±2.50

42.71±2.90

45.84±3.16

B组

44

62.63±5.76

53.54±4.33

42.71±2.84

35.20±2.27

42.66±2.95

49.05±3.32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对比

B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对比[n(%)]

分组

例数

不良心血管事件

死亡率

心律失常

心绞痛

心衰

总发生率

A组

44

3

2

3

8(18.18)

2(4.55)

B组

44

1

0

1

2(4.55)

1(2.27)

P值

-

-

-

-

<0.05

>0.05

2.3 生活质量对比

B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高于A组,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SF-36评分)对比(61246f019884c_html_e5bd907f32cd9210.gif ±s,分)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A组

44

61.01±4.26

70.34±5.62

B组

44

60.97±4.30

81.87±6.08

P值

-

>0.05

<0.05

2.4 护理满意度对比

B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见表4。

表4 护理满意度对比[n(%)]

分组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A组

44

24

14

6

38(86.36)

B组

44

35

9

0

44(100.00)

P值

-

-

-

-

<0.05

3 讨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量,改善心率,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4]。而心脏康复护理能够对患者进行生活与运动指导,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使病情得到稳定控制,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5]

我院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康复护理措施,循序渐进对患者进行早期活动指导,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也预防了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B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优于A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A组,提示B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更好,且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减少,对护理服务更为满意度,由此证实,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的实施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左玉琴.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4):284-285.

[2]沈莲花,陈美花.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6):92-92.

[3]成艳.不同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健康必读, 2019,10(13):204-205.

[4]张静.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3(13):48-48.

[5]刘海,万守谦,徐永权,等.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探析[J].心理医生,2017,23(3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