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肩关节镜及关节镜辅助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应用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全肩关节镜及关节镜辅助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应用比较

蒋再平

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骨科 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比较对肩袖损伤患者开展全肩关节镜及关节镜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镜辅助肩袖修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全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肩关节功能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UCLA、ASE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UCLA、ASES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显著升高(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UCLA、A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肩关节镜及关节镜辅助治疗肩袖损伤效果均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但全肩关节镜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关节镜辅助治疗,临床诊疗中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关键词】全肩关节镜;关节镜;肩袖损伤



肩袖即以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肌为主的肱骨头周围的肌腱复合体,是肩关节保持稳定及进行各种运动的基础,肩袖损伤是肩关节较为常见的病变,以局部疼痛及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对患者的正常生活、睡眠有较大的影响[1-2]。近年来伴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在肩袖损伤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日益突出,全肩关节镜及关节镜辅助治疗是我院近年来较为常用的两种术式,本次研究纳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部分肩袖损伤患者,予以该两种术式治疗,现就两种术式的应用进行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男27例,女23例,年龄45~73岁,平均(55.28±2.49)岁,慢性肩袖损伤者43例,急性肩袖损伤者7例,纳入标准:经由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肩袖损伤者;单侧患病者;临床资料完整者;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手术治疗不耐受者;合并肩关节其他类型病变者;合并神经损伤者。根据患者手术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完善手术相关检查及准备工作,术中均给予全身麻醉,并对患肢肩关节的稳定性及活动情况进行评估,患者术中均取仰卧位,打开患侧肩关节,手术器械均采用前侧入路,后侧入路置入关节镜,对患侧肩关节情况进行探查并对肩袖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2.1、对照组:给予关节镜辅助肩袖修补术治疗,以肩袖损伤区域设为中心,于肩峰下缘作一3~4cm大小的纵行切口,并对肩袖相关的肌肉组织进行分离,暴露损伤区域,对肩袖损伤残端用带线锚钉进行牵拉,将肩袖靠近肱骨结节,并打磨结节部位直至骨面渗血后置入带线锚钉,将肩袖残端进行缝合处理,退出手术器械后逐层缝合并包扎。

1.2.2、研究组:给予全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于肩袖损伤区域置入工作鞘管,置入手术器械,对肩峰下滑囊进行清理,Ⅰ、Ⅱ型肩峰不予处理,Ⅲ型尖峰予以成形处理,并对肱骨结节进行打磨处理,骨面渗血后置入带线锚钉,并对肩袖进行缝合,在此基础上活动患侧肩关节以检查被动活动的范围是否达理想状态,退出手术器械后对切口予以缝合包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给药预防感染,术后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开展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肩关节功能评定[3]: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采用UCLA评分标准及美国肩肘外科评分标准(ASES)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肩关节功能比较:术前两组患者UCLA、ASE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UCLA、ASE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UCLA、ASES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显著升高(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UCLA、A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x±s)

组别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12个月

UCLA

ASES

UCLA

ASES

UCLA

ASES

研究组/25

19.7±2.1

54.1±3.4

27.5±2.5

80.9±1.7

37.8±2.3

95.1±0.7

对照组/25

20.1±2.3

54.6±3.7

23.9±2.1

71.6±2.4

32.7±2.7

86.4±1.8

t

0.316

0.424

4.582

6.571

6.503

7.58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相比,P<0.05


3 讨论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较为常见的病变,以中老年患者多见,患者主要以急慢性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临床诊疗中以手术治疗为主,既往以开放式手术常见,能够充分暴露损伤部位,治疗效果较为确切,但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大,手术安全性较低[4]。关节镜手术是近年来临床逐渐推广的微创术式,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手术导致的创伤,改善了传统开放术式围术期并发症风险高、术后恢复期长的不足,但伴随临床医师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关节镜手术逐渐向全肩关节镜发展,且获得了较为满意度的效果。本次研究对关节镜辅助及全肩关节镜的两种术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伴随手术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均在不断提高与恢复,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UCLA、ASES评分均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程度,而术后不同阶段研究组患者UCLA、A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即研究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对照组显著。

综上所述,对肩袖损伤患者开展全肩关节镜治疗在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值得在临床诊疗中不断研究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绍阳,刘宁,梁振雷.肩袖损伤的机制及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9(6):96-98.

[2]林任,邱俊钦,林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8):100-102.

[3]傅仰攀,黄长明,尹宗生.全肩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治疗肩袖损伤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0):1839-1843.

[4]李晓,谭海涛,陆俭军,等.开放式与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对比[J]. 广西医学,2016,38(2):19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