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刘莹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 ]目的 探究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效果。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6例作为甲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乙组,两组均予以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甲组抗体指标检验水平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免疫球蛋白G水平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补体C3、补体C4水平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抗体指标检验水平

前言: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多关节受累的关节病变,其起病隐匿,在患病的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在患者的关节处将表现出晨僵、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并逐渐累及血液、神经、心、肺等脏器,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1]。本研究将对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分析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疾病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甲组,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20~69岁,平均为(43.59±3.64)岁;病程为5个月~7年,均值为(3.64±1.18)年。同期健康体检者76例作为乙组,其中男39例,女37例,年龄20~72岁,平均为(43.76±3.35)岁。对比两组基本资料,不具有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1)甲组患者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年龄在20-72岁;(3)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审批;(4)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配合诊断过程。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认知障碍或无法配合研究者;(2)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3)近期应用过影响免疫性检验指标的药物;(4)伴有心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者;(5)伴有恶性肿瘤或严重不可逆并发症,生存期不足3个月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检测的前一天保持正常饮食,晚餐后禁止饮食,保持空腹8至12小时,次日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并进行高速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每分钟3000r,离心时间20min,对分离出的血清保存待检,所有血清样本均须在当天完成检验工作,应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和配套试剂(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水平(RF),当检测浓度>20IU/ml时为阳性;检测患者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水平(CCP),当CCP检测结果大于17IU/ml时为阳性;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检测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

1.3观察指标

  1. 统计两组RF、CCP水平,对比两组RF、抗CCP指标阳性率。

  2. 比较甲组、乙组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 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6125d1377ef6c_html_9e2730d8d6eb44d8.gif ±s)、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抗体指标检验水平及阳性率

甲组RF、抗CCP水平分别为(220.41±36.39)IU/ml、(301.16±45.29)IU/ml,甲组RF、抗CCP阳性率分别为86.84%(66/76)、89.47%(68/76);乙组RF、抗CCP水平分别为(9.07±2.11)IU/ml、(7.84±1.57)IU/ml,乙组RF、抗CCP阳性率分别为6.57%(5/76)、1.32%(1/76),甲组抗体指标检验水平明显高于乙组(X2=50.545,P<0.05;X2=56.427,P<0.05);甲组抗体指标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

2.2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水平

甲组免疫球蛋白G水平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补体C3、补体C4水平明显低于甲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水平比较(6125d1377ef6c_html_9e2730d8d6eb44d8.gif ±s,g/L)

组别

例数/n

免疫球蛋白G

补体C3

补体C4

甲组

76

17.32±3.59

0.76±0.21

0.19±0.05

乙组

76

10.09±3.12

1.02±0.33

0.28±0.07

t

-

13.252

5.795

9.121

P

-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临床认为其主要受遗传、自身免疫所影响,同时微生物感染、吸烟、长街接触粉尘等因素将大大增加患病风险,疾病会导致身体多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肢体残疾。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无法治愈,主要通过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RF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抗体,但其特异性较差,随着年龄增长其准确性也会随之下降,诊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与其他检测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抗CCP对于类风湿关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反映出病情严重程度,同时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为人体重要免疫抗体,其可以评估机体免疫水平,将以上指标联合起来可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予以诊断诊断,将其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予以区分[3]。本研究对我院患者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得出:甲组抗体指标检验水平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乙组;甲组免疫球蛋白G水平明显高于乙组;甲组补体C3、补体C4水平明显低于甲组,表明了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可以了解患者抗体指标检验水平和机体免疫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误诊等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春红.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有效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2):170-171.

[2]梁晓静,王冬梅,欧阳德宏.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09):85-86+89.

[3]吕汉琰.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009(0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