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在口腔修复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CBL在口腔修复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王路明 左艳萍 郭丹妮 米广平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710000

西安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710000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710000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710000

【摘要】目的:探究CBL(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纳入受试者共计40人,此40例受试者均为我院口腔科行修复操作的实习生,其入我科室实习的最早时间为2020年5月,最晚时间为2021年1月。依照其实习时间对其进行分组,并根据分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前20例入科实习者纳入对照组,以传统手段展开教学,后20例入科实习者纳入实验组,以CBL手段展开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在教学完成后的技能及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统计其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数。结果:教学完成后,实验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总分3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各为(84.19±4.33)、(93.49±2.16),后者更高(P<0.05)。结论:对于在口腔修复进行实习的实习生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来说,CBL教学手段的开展,可丰富实习生理论知识,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还能改善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因此可应用至临床。

【关键词】:CBL;口腔修复;临床实习教学

近年我国口腔科学生数量明显上升,在其临床教学任务中,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口腔修复是指通过人工修复体对口腔颌面部缺损进行修复的一项技术,对于口腔颌系统疾病的防治有重要价值[1]。临床实习过程中,实习生需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临床操作技能。传统的实习教学方法很难实现这一点。CBL是近年临床常用的一种实习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将真实病例作为教学先导,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等途径展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工作[2]。为探究该教学法对口腔修复实习生的应用效果,本文纳入40例实习生展开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受试者共计40人,此40例受试者均为我科以修复为主的实习生,其入我科实习的最早时间为2020年5月,最晚时间为2021年1月。依照其实习时间对其进行分组,并根据分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前20例入科实习者纳入对照组,9例为男,11例为女,年龄为18-23岁,均值是(20.39±1.24)岁。后20例入科实习者纳入实验组,7例为男,13例为女,年龄为18-23岁,均值是(20.41±1.35)岁。该研究征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实习生知情研究内容,两组实习生资料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习生以传统手段展开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控制教学进度,作为教学主导讲解基础知识,通过临床示范提高学生操作知识。

实验组实习生以CBL手段展开教学,教师选取临床出现较多的病例作为教学案例,并根据病例设置3个问题,例如:针对牙列缺损病例,可提出关于诊断标准、修复方法、修复后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3个方面的问题。在每一堂课前,将病例的详细资料、问题告知所有学生,叮嘱学生在课前自行进行病例了解、分析、资料收集以及问题的初步分析;课中,将学生分为4组,每组5人,组内围绕病例及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后,各个小组对组内讨论的内容进行整理,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各个小组以此发表意见,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点评以及补充。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实习生在教学完成后的技能及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统计其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分数。

技能及理论知识的考核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成绩越理想。

教学治疗的满意度评价,从教学模式、思维能力教学、操作技能教学、理论知识教学4个方面展开,各自0-25分,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对各观察指标行统计学处理,处理软件为SPSS22.0,根据表述方式分别计量资料(6125d1f0af90d_html_118335e1c28805eb.gif )、计数资料(%),检验值分别为T、X2(卡方),最终结果比较均以P表示,P未达到0.05,则有明显差异。

2结果

教学完成后,实验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总分3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各为(84.19±4.33)、(93.49±2.16),后者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满意度

对照组

20

81.19±4.28

81.39±2.49

80.28±4.56

实验组

20

95.28±2.44

90.79±3.67

93.48±3.16

T


10.9274

7.8879

8.9143

P


0

0

0


3讨论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科是重点教学内容,其有着理论多、学科交叉性强等特点,其中,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3]。CBL是指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该教学模式选择一个临床真实的经典案例,并将理论知识与该案例融合,实习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自行从繁杂的病例资料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点,通过独立思考、资料收集、小组集中讨论及思考,制定出明确的解题思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有利于其实践操作中灵活的运用基础知识[4]。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来讨论,实验组考核成绩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CBL可综合提高实习生能力。

综上,对于在口腔科进行口腔修复实习的实习生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来说,CBL教学手段的开展,可丰富实习生理论知识,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还能改善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因此可应用至临床。

参考文献:

[1]陈清,王伟,孙艳艳,等. CBL在口腔修复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科教文汇,2021,10(7):105-106.

[2]周祥文,韦纪英,王丽波.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0):17-19.

[3]杨洋,丁茜,廖宇,等.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口腔美学修复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1,22(2):134-137.

[4]刘建彰,曹战强,刘云松,等. 基于案例学习的口腔修复学在线学习系统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40(2):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