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溶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溶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

高宏博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导管室, 021008

【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早期介入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50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2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两组的护理绩效指标,总体满意度和ESS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再开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ES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护理14天后,研究组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的E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卒中患者的早期介入溶栓治疗可对围手术期护理产生重大影响,增加血管再通率,改善功能障碍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溶栓围手术期

引言

急性中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突然发作,疾病进展迅速,致残率高或致死率高。急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头痛,耳鸣,吞咽困难,神志不清和语言不清晰,这威胁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对急性中风患者进行早期介入治疗并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并帮助患者迅速康复。在本文中,选择50名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作者医院住院的急性中风患者,并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介入性溶栓引起的急性中风患者的影响。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有50名急性中风患者入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有25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1例;研究组有25例病例,包括18例男性和7例女性。两组之间的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例如增进对疾病的了解,饮食指导和生活护理。研究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急性中风手术紧急进行,因此护士应了解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状况,待患者的病情而定后,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术中护理。护士应仔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与医生合作进行手术。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帮助医生提供急救。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温暖。(3)术后护理。手术后6小时内,患者仰卧,头部朝一侧,以防止患者的呕吐物阻塞气道。麻醉后,按摩患者的四肢以减轻疼痛和麻木,并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帮助患者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在胃肠道恢复健康后,需要低盐,低脂饮食并进食一种易于消化,富含维生素和易于吸收的食物。(4)出院指导。是出院指导吗指导患者出院前后药物,饮食禁忌和不良习惯,并在感到不适时及时指导患者住院。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包括血管再通率和存活率。

(2)观察两组护理前和哺乳后14天的功能障碍评分。使用ESS分数评估分数。使用100分的满分。如果得分小于50,则疾病将是:可能是严重的,甚至是无效的。

(3)观察两组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分以上,普遍满意70〜90分,不满70分。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总体满意度)/病例总数x100%。

1.4统计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分析调查数据,并使用t检验将测量数据表示为(x-±s)。使用测试将计数数据表示为百分比,其中P<0.05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生存率也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血管再通

存活

研究组(n=25)

24(96)

25(25)

对照组(n=25)

20(80)

25(25)

x2

1.7482

0.0000

P值

<0.05

>0.05

3讨论

大脑是控制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急性中风是高发病率,难以治愈,高致残率和病死率的中老年人的主要威胁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早期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中风,及时清除血管阻塞,增加通气率以及脑血管阻塞引起的缺血缺氧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避免。然而,在接受急性卒中早期干预治疗的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很难获得患者及其家人的信任。尽管患者的病情会影响治疗的有效性,但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围手术期护理。强有力的护理措施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疗效。为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介入溶栓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两者之间的ESS分数差异护理前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4天,研究组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急性卒中患者中进行早期介入溶栓治疗并辅以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更重要的临床益处,功能障碍的改善和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原因是围手术期护理始于术前准备,解释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手术方法和预防措施,并具有预后并发症,因此患者及其家人可以适当地进行。适当告知患者有关可能性,也获得患者及其家人的信任,并允许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中护理人员还可以仔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中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可以帮助医生迅速解决问题并降低患者术中死亡率。病房的术后护理也是促进患者康复,帮助饮食禁忌和摆脱不良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急性卒中患者的早期介入溶栓治疗在围手术期护理,提高再通率,改善功能障碍和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易萍.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101-102.

[2]梁燕飞,温焕青.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疗,2020,38(10):136-138.

[3]郎喜娜.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20,17(1):191-192.

[4]杨晶,姜旭红,娄桂娟.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治疗中改进急救护理路径的价值探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3):125-127.

[5]唐雅琦.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0):74.

[6]郭亚楠.护理干预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6(1):97.

[7]吴妙珠,文晓燕,区慧敏,等.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325-326.

[8]贾云玲,阮婷婷.急性脑梗死病人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