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别发疯”,针灸治疗有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1


“中风别发疯” ,针灸治疗有疗效

李锦红

大竹县中医院 四川 达州 635100


“中风”在临床上叫做脑卒中,其通常发病率很高,常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生。在相关研究中得知,该病逐渐向年龄化趋势发展。该病具有发病急的特点。该病一般表现为半身不遂以及瘫痪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引起患者死亡。患者在发病后可产生嘴眼歪斜、言语不清以及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出现瘫痪。针灸是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治疗疾病中可起到显著的效果。本次就向大家介绍关于中风的针灸治疗。

一、中风是如何发生的?

在发生中风前,会出现一些相关征兆,如果能够对这些征兆予以重视,那么就会对中风的治疗起到较好的帮助。因此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1.看下肢

在走路过程中,突然出现抬不动腿以及拖着腿走路。

2.看手

在吃饭期间,筷子拿不住,偶发性掉筷子。

3.看手臂

在走路期间,手臂如同捆着一样,摇摆不自然。

4.看人中

表现为明显的人中变浅。

5.其他

可表现为双下巴、脖子短粗胖。以及手指尖红、胀,以及面红、颈筋怒张、大脚趾指甲盖翘起等。

6. “FAST”预警

采取口对中风进行识别:F(Face):微笑过程中面部对称性较差,可出现一半笑,一半不笑;A(Arm):表示双臂中有一只手臂软弱无力,自然下垂;S(Speech):表示患者说话含糊不清。T(Time):表示患者家属应立即拨打120,尽快救治。

二、中风的针灸治疗方法

俗话说一人中风,全家发疯,若患有中风,采取积极的治疗是关键,采取董氏奇穴治疗可起到显著的疗效。董氏奇穴治疗中风,需要取灵骨穴、大白穴、重子穴、重仙穴、木火穴以及百会穴进行加减治疗。取患者健侧灵骨穴、大白穴可治疗下肢瘫痪; 取健侧重子穴、重仙穴能够治疗上肢瘫痪;取双侧木火穴可对中风后遗症予以较好的改善。取头顶百会穴可对中风后语言障碍、眼斜嘴歪以及半身不遂起到显著的效果。

三、十宣穴放血开窍治疗方法

董氏放血疗法一般在急性中风中较为常用,应用后可对较多的症状予以较好的改善。释放出几滴黑血,能够达到正本清源、速排毒气以及清热解毒的功用。在急性脑中风患者昏迷期间,脑血管可胀大成气球样,于十指末梢进行放血处理,可形如针刺气球般消风泄气。采取十宣穴放血能够对急性脑中风昏迷患者起到不错的效果。在中医中,放血常在委中膝腘部位或发旋人字沟部位进行。 这两个区域都属于十四经中的膀胱经。 膀胱经贯穿头部,与大脑的精神意识密切相关。 临床上观察到,躁狂精神烦躁、失眠、疼痛、癫痫、精神病等都与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关。 放血可以调和经络,安神,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予以较好的调节,以对生理功能予以恢复。

四、董氏针灸疗法治中风之加减穴

将左半身不遂患者为案例。取重子穴、重仙穴,患者左手卷曲,扎右侧重子穴、重仙穴松开。取灵骨穴、大白穴,可对下肢情况予以改善。为了能够改善左侧手肘痛,以及使得患者上举正常,可取灵骨大白穴,进行针刺治疗。一般木火穴常治疗中风后遗症,在对该穴进行针灸治疗后可起到扶阳而有力。

五、中风康复训练

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后采取康复训练,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促进。首先从髋关节进行,其训练方法为髋关节收回踢出,训练7天后对膝盖节-踝关节进行训练。随后对肩关节、肘关节以及腕关节进行训练。

在采取董氏奇穴灵骨大白穴、重子穴、重仙穴、木火穴加减治中风瘫痪治疗中,可进行一遍扎针,一边采取上、下肢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尤为重要,在训练期间应确保由大关节-小关节,以逐次进行训练恢复。在进行行走训练前,首先进行站立训练,且进行原地踏步走,以寻找支撑有力气的感觉。

训练应持之以恒。 患者第一天可自主进行训练,如果睡一晚,则在次日就不能进行踢腿。再次进行训练后,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其是董针治疗中风的秘诀。

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予以沟通也尤为重要,以促进找到配合默契的感觉,首先进行健侧训练,促使患者了解配合的作用,随后对患者进行训练。护理人员的五指应与患者的五指相扣,一手扣其手,一手对肘关节予以托住,之后将手臂伸直,于肩关节为中心点进行缓慢转动。在经过1周的训练后,则会对患者的相关症状予以缓解。

在上文中,我们对针灸治疗中风的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中风”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疾病,其又称脑卒中,该病的发生率较高,多在中老年人群中产生。根据相关统计得知,此病逐渐向年龄化趋势发展。本病可引起半身不遂以及瘫痪等症状。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尤为重要,在采取针灸治疗的同时可采取中药联合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