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肠内营养泵营养支持对于口腔癌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6
/ 3

使用肠内营养泵营养支持对于口腔癌患者的影响

王嘉玲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南京 21000

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肠内营养泵营养支持对于口腔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年 08月至 2020 年 01月在口腔颌面外科病区收治的30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月份将2019年08月至10月的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例分为甲组例和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01月的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例分为乙组例,统计并比较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前,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总蛋白、 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营养状况各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但乙组例改善程度优于甲组例(P<0.05)。结论 在对口腔癌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泵营养支持,利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泵;口腔癌;营养状况

口腔癌是一种主要由吸烟、酗酒、嚼槟榔等因素导致的临床常见恶性肿瘤[1],口腔癌患者由于病灶在口腔,进食和吞咽发生困难,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因此,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积极为患者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物质十分重要[2]。除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外,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为口腔癌患者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手段是使用普通的经重力作用进行肠内营养的灌注方法,也就是管饲,该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为患者补充营养物质,但是长期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3],破坏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不利于口腔癌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必须要找到更加有利于口腔癌患者病情恢复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08月至2020年01月本院收治的30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知晓、同意并愿意配合本次实验,同时已排除存在体液平衡紊乱、严重感染、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者,以及不能耐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者[4]。根据月份将2019年08月至10月的使用普通的经重力作用进行肠内营养管饲的病例分为甲组例和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01月的使用胃肠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例分为乙组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接受使用普通的经重力作用进行肠内营养管饲,胃肠营养液为家属准备的牛奶、豆浆、果蔬汁等各种全流质;乙组接受胃肠营养泵持续胃肠营养支持治疗,提供给患者的总热量按照25~30kcal/kg进行计算的肠内营养混悬液。两组均共治疗 1 周。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其中营养状况通过总蛋白、 白蛋白的水平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 资 料 采 用“ x ± s ”表 示 ,计 数 资 料 采 用 率( % )表 示 ,分 别 进 行 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治疗前,组间总蛋白、 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营养状况各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但乙组改 善程度优于甲组(P<0.05),见表 1。

  1. 表1 独立样本T检验

表1 总蛋白和白蛋白治疗前后的差异比较


组别

个案数

平均值

标准 偏差

标准 误差平均值

总蛋白治疗前

甲种

15

46.600

4.7991

1.2391

乙种

15

49.653

5.0503

1.3040

总蛋白治疗后

甲种

15

50.227

4.0188

1.0376

乙种

15

56.180

6.3172

1.6311

白蛋白治疗前

甲种

15

27.313

2.8099

.7255

乙种

15

28.587

4.0332

1.0414

白蛋白治疗后

甲种

15

33.813

3.1674

.8178

乙种

15

37.867

6.7548

1.7441


独立样本检验


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

平均值等同性 t 检验

F

显著性

t

自由度

Sig.(双尾)

平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差值

差值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总蛋白治疗前

假定等方差

.401

.532

-1.697

28

.101

-3.0533

1.7988

-6.7381

.6314

不假定等方差



-1.697

27.927

.101

-3.0533

1.7988

-6.7385

.6318

总蛋白治疗后

假定等方差

7.919

.009

-3.080

28

.005

-5.9533

1.9332

-9.9133

-1.9934

不假定等方差



-3.080

23.737

.005

-5.9533

1.9332

-9.9456

-1.9611

白蛋白治疗前

假定等方差

4.139

.051

-1.003

28

.324

-1.2733

1.2692

-3.8731

1.3265

不假定等方差



-1.003

24.999

.325

-1.2733

1.2692

-3.8873

1.3406

白蛋白治疗后

假定等方差

14.705

.001

-2.104

28

.044

-4.0533

1.9263

-7.9992

-.1075

不假定等方差



-2.104

19.873

.048

-4.0533

1.9263

-8.0732

-.0335

从上表可以看出,总蛋白治疗前和白蛋白治疗前在甲乙两种方法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总蛋白治疗后和白蛋白治疗后在甲乙两种方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且乙种方法干预疗效由于甲种,均值高于甲种。



口腔癌被称为“全球第六高发癌症”,可因癌细胞不断向其他组织器官转移和扩散而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早期诊断以及尽早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对挽救口腔癌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吞咽和进食困难等临床症状的影响,大部分口腔癌患者都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其营养不良症状,本身的机体抵抗力低下加上营养不良导致的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从而对其手术治疗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5]。并可增加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组织愈合不良以及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6],因此,在围手术期间对口腔癌患 者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十分必要。

治疗后乙组营养改善程度均优于甲组(P<0.05)。提示胃肠营养泵持续胃肠营养对口腔癌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胃肠营养泵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一种通过使用肠内营养泵恒温下以稳定、匀速向患者胃肠道内输注患者机体输入稳定浓度的营养液的营养支持疗法,这样就可以在保证患者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同时促进患者胃肠的蠕动,从而避免了患者肠黏膜的萎缩,保证了患者肠道功能的正常以及微生物群的平衡[7]。进一步证实了使用胃肠营养泵给予胃肠营养支持疗法对口腔癌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使用胃肠营养泵给予胃肠营养支持疗法对口腔癌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1]曹婷.口腔癌的病因与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199-200.

  2. [2]张洁銎. 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临床诊治新观点[D].浙江大学,2016.

  3. [3]王娜环.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3):326-327.

  4. [4]李珏,陈立新,禤志平,黄艳琴.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0,26(01):83-85.

  5. [5]崔嬿嬿,贾波.不同鼻饲方式用于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1):1050-1053.

  6. [6].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10):721-732.

  7. [7]王雪.营养液两种不同输注方式的对比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95-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