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社区、小组团”理念的住区规划设计实践——“新都大昌”项目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7
/ 2

基于“大社区、小组团”理念的住区规划设计实践——“新都大昌”项目规划设计

郭坤

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摘要:本文以““规划项目为例,探讨了设计以“大社区、小组团”的设计理念打造层次分明的社区结构,形成各院落分别管理的先进模式。通过对项目设计的详细分析和总结,探索了在住区规划中的新策略和新方法。


关键词:住区规划;大社区;小组团


一、项目概况

书香、佛香、花香,“三香”宜人;山脉、水脉、文脉、人脉,“四脉”同源的新都。自古新都就有着 “香城宝地”之美誉,它不仅拥有荷桂飘香的历史文化,亲水毗邻徜徉自然的人居美景致,更占尽“上风上水”天时地利。随着未来地铁,城际铁路等多条道路的贯通新都的宜居优势将进一步推向沸点,新都的人居价值也将迎来全面提升

基地位于新都南二环,属新老城区交界处,临城北大件路西侧。地块上接桂湖、宝光寺等名胜古迹,右临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周边配套设施完备,交通便捷。现状地形平整,区内有较好的绿化植被,南北两侧各有城市绿地。

二、设计理念

“大社区、小组团”

设计结合项目的开发量较大,设计将其划分为六个院落式的组团结构,塑造出层次分明的社区结构,达到居民归属感强的规划效果,形成各院落分别管理的先进模式,利于项目各阶段的开发建设。

三、规划设计

1、规划结构

在功能组织和空间结构上表现为“两区、六组团”。

“两区”,规划道路将用地划分为左、右两居住小区。

“六组团”,每区结合地形各形成三个居住组团。

在规划形态上“两区”和“六组团”相互交叠,由“两区”的绿化景观带串联各个居住组团。组团的铺地、架空穿插在步行绿带中。在空间上形成由社区级公共空间到组团级半私密空间的过渡。减少了组团之间人员的干扰,增强了组团居民的领域感和私密性。

2、总平面布局

设计着力以塑造小区完整性,减弱被规划道路划分为东、西两区的不利因素为目标。在空间上,临中部规划道路的两侧布置以绿化院落及点式高层;沿基地周边规划道路设板式高层。形成小区内部灵动、开放、相互渗透,外部周边较为封闭的空间体系,本身区域性得以加强。(如图1))

小区通过对建筑结构及住宅公摊的分析和研究,在建筑单体以18层及26层两类产品为主。根据对住宅日照的分析和组团建筑空间变化的考虑,设计于每个组团的南侧或东侧设置18层住宅,使个各组团得到跟多日照及小区有序的院落空间变化。

场地南侧城市道路为基地已建道路,交通量及人流量大,其余规划道路还未形成,所以设计将小区主入口设于基地南侧,并结合规划南侧的城市绿地的景观优势和人气布置临时售楼部。以铁艺、广场铺地、路灯、植物、矮墙、水景等具有强烈人文特征的景观意象元素,形成入口的景观导向,通过景观和空间上统一的设计手法,打造横跨“两区”的小区主入口空间,成为整个小区充满活力和形象展示的“门户”空间。

小区主入口

“两区”以收放起伏的绿化主轴在空间上贯穿整个场地,形成连贯的公共开放空间,步行系统、场地整体感强。绿带融合了小区步行系统、组团入口、绿化景观、休闲健身、文化娱乐、配套服务等多种功能,使其既是公共绿地,又是居民主要的活动和交往空间。

设计以居住功能为线索,绿色景观主轴线作为构架铺叙小区的空间次序。努力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将阳光、视线、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图2)

6128761c92a02_html_82069a270fdd280d.png6128761c92a02_html_2188d54ff031763d.png

图1:总平面图 图2:鸟瞰图

3、道路交通分析

出入口:

顺应人流方向在场地南侧城市道路结合临时售楼部,于中部规划道路设“东、西两区”设机动车和人行主入口,靠东、西侧规划道路设次入口。

交通体系:

基地内环状的道路体系,强化了建筑单体“院落式”的空间结构。通过“入口-外环路-组团路”的三级道路景观体系,营造递进式的景观感受。

停车:

项目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和半地下停车方式,机动车沿用地周边环路行驶进入地下停车库,在两区分别设三个地下停车库出入口。结合院落周边设置地面停车。(如图3)

4、绿地景观系统

项目的景观系统呈“三轴、六节点”的结构。

“三轴”:

“一轴”:两区区主入口和园区内的开敞空间形成的景观主轴。

“一轴”:东区园区内,通过建筑底层架空所贯穿的三个院落景观的开敞空间形成的景观轴。

“一轴”:西区园区内,通过建筑底层架空所贯穿的三个院落景观的开敞空间形成的景观轴。

“六节点”:两区内六个组团院落形成的景观节点。

设计上加强了轴线与节点的联系,在形态上形成多层次、多变化的景观特征。各组团景观以植物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景观主题,加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识别性。(如图4)

5.公共配套设施

结合中部规划道路及小区主入口处布置商业、临时售楼部。在小区的景观绿带中设置老年健身、儿童活动场地等体育休闲场地,满足组团内老人、小孩就近活动的需要。在组团设置组团级配套服务设施以及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小区内部的一些小型商业服务配套。

6128761c92a02_html_7b44e72b16522012.png6128761c92a02_html_c0f43bd9cd9cf171.png

图3:交通分析图 图4:景观分析图


四、单体设计

1.户型平面

户型单元以板式和点式分布,以一梯六户、一梯五户为主,局部布置有一梯七户。住宅有18层和26层两种建筑产品形态。套型以套二和套三为主,其中又根据卫生间的数量分为经济型和舒适性,局部单元端头处理有景观优势强的套四户型。

户型设计以90平米以下小户型为主,通过花台、户内休息厅、飘窗的设置给业主提供更多的可赠、可变空间。做到60-65平米由套一可变经济型套二,80-85平米由套二可变经济型套三,85-90平米由套二可变舒适型套三,100-108平米由套三可变舒适型套四。力争在有限的面积内有更多的功能用房,得房率较高。增加了户型的销售含金量。

户型设计强调空间的多变和灵活性,打破传统模式的格局。功能上动静分区、干湿分离。厨、卫均为自然采光与通风,每户均设有生活阳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立面风格

现代风格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集中体现现代简约的建筑理念,以提升整个的楼盘品质,展示高档住宅的形象与气质为根本出发点。以浅黄色和深咖啡色为建筑主基调,进行建筑体块的穿插。采用“类公建”玻璃幕墙、折板的做法,处理阳台和飘窗,强调体量的竖向线条,加强了单体的体量感。创造出素雅、稳重、大方、富有变化的立面形态。着力打造简约、功能化的立面风格。(如图5、图6)

6128761c92a02_html_1bdf5cc44b90ec00.png6128761c92a02_html_f130a99965b2e5e2.png

图5:建筑立面风格透视图1 图6:建筑立面风格透视图2

3.沿街立面

考虑到城市沿街形象的塑造,设计强化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了二者之间的交融、渗透关系。

为避免造成对城市空间的压抑和过于呆板的体量。在临街面的处理上,以做到张驰有度,空间节奏富于变化为目的。避免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粘连,设计有意通过开敞空间、点式高层、18层和26层的层数变化来打破连续的空间界面。


作者简介:

(1)郭坤(1979),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理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