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画面感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作文画面感初探

钟志诚

福建省安溪县第十三小学 362400

摘要:小学语文的作文是小学生用更加形象的文字和语言,通过专业的写作技巧,将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用优美的语言记录下来。对小学生而言,作文的意义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还要通过细致的描写让作文的内容更加具有画面感。因此,教师要帮助小学生掌握更多写作技巧,才能让小学生的作文更加直观,给读者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画面感

引言

所谓的画面感。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文字描写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从而增加读者的体验感。因此,教师在锻炼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要将小学生的已知信息全部调动起来,将小学生的信息转化成画面,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就不会无话可说,作文的语言也能更加具有画面感。

  1. 小学语文中高段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大部分小学语文课程的作文教学主要有两种体现形式,一种是小学生在课堂上写作,另一种就是教师对教学的生的写作进行评价。这两种方法过于理论化,教师将所有的重点全部放在教学结果上,并没有对小学生的写作过程给予关注。虽然教师为小学生布置的写作题目相同,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喜欢和思维存在一定的差异,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有很大的区别。这种类型的教学方法更加依赖于学生的能力,如果小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够扎实,即便教师对他们的文章作出评价,小学生也很难领悟到其中的问题。大部分小学作文的课时安排都是两节连排,教师会在第一节课让学生先写,然后在课间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改,到第二节课时就会将写的较好的作文当做范文向其他同学分享。这种方法实际是上是教师和优等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并没有任何帮助。[1]

  1. 缺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要想提高写作的质量,就要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用合理的语言进行组织,然后用作文的形式呈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写作文都是为了应付教师和考试,作文的内容也比较形式化,并没有以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都写作当中,导致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虽然提出和格式都不一致,但是阅读感受却几乎相同。

  1. 缺乏对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仍然还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实际上教师应该将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对小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占据了主体地位,无论是作文的主题还是字数,甚至作文的情感走向都要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而教师在小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也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成人的角度进行评价,有些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优秀作文节选的内容,希望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快速得到提升。因此,很多小学生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会按照范文的格式列举写作的框架和大纲,有些小学生还会按照范文的内容进行仿写,并没有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 提高小学中高段语文作文画面感的实施策略

  1. 促使写作内容更加具象

虽然我们的真实情感是抽象的,但是却能够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形成具象的画面,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将抽象的画面具象化,才能将作文的美感全部展示出来。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曾经在《东坡题跋》中赞美诗人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就意味着王维从文字中就可以表达出意境。也正是因为将想象通过具象化的方式表达,才能够增加语言文字的画面感。

例如:教师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教学活动时,小学生从这首古诗的内容中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作者的粗狂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与直接抒情相比,显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又如:教师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那次玩的真高兴》的习作练习时,在正式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想象如果想表达自己的喜悦,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这时有的小学生说:我当时开心的将自己的书包丢了出去,而且还对着天上哈哈大笑,把树枝上的小鸟都吓跑了。有的小学生说:我本来在家里的沙发上坐着看电视,由于太高兴我就在沙发上跳了起来,而且我的脚就像安了弹簧一样停不下来。还有的小学生说:我当时高兴的躺在地下直打滚,一边笑一边拍手。小学生如果通过这种描写方式将自己的喜悦传递出去,读者就能和他们一样感同身受。如果小学生只是机械化的在作文中写道“我当时非常高兴”,很难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对某些事情进行描写时,不仅要描写当时的心情,还要将各个细节进行描写,这样才能写出更加生动的作文。

  1. 从多个角度进行描写

对小学生而言,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引导小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写作,小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能够简化教学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电影镜头的拍摄促使小学生认识到写作不能只关注时间的中心,还要从各个细节记录整个时间的始末。

[2]

例如: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广东队篮球运动员王仕鹏曾将在06年男篮世锦赛上的镜头。在比赛的接近尾声的时候,王仕鹏从对手手中截住了篮球,并且将篮球运送到前场,在王仕鹏投出三分球以后教师就可以将视频的画面电击暂停。然后教师就可以向小学生提出问题:摄像机除了拍篮球的运动轨迹之外,还应该拍哪些镜头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呢?这是小学生就可以尝试站在客观的角度对镜头的走位进行想象。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小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这个视频还要继续播放,镜头接下来要拍摄呢?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以后,就可以让小学生根据问题写出一个简短的随笔,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引导小学生掌握从多个角度进行写作的正确方法。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了语文的整体成绩。现如今,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依然采用流水账的形式,不仅降低了写作的质量,还会影响到写作的兴趣。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不断对写作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并且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相应的写作方案,帮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增加小学生作文的画面感。

参考文献

[1] 姚强文.探究语文的阅读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J].汉字文化,2019(22):105-106.

[2] 杨春基.让习作个性飞扬——小学语文作文的几点思考[J].教育观察,2018,7(2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