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中通信线路施工技术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通信工程中通信线路施工技术的运用

张勇

37012319900503****

摘要: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我们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进入新时期以后,是通信行业的关键时间节点,而在通信工程中一个非常主要的内容就是通信线路,这一过程的施工对技术水平的要求非常高,只有最大程度地确保按照规范的技术来进行施工,才能够让通信线路的质量水平得到保障,在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前提下,还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通信工程;线路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通信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各种新型材料、新型技术等应运而生,同时这也要求通信技术要朝着更高水平发展。然而,由于很多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不扎实,对新技术的了解并不深入,这就导致了施工的水平不能达到既定的需要。通信线路施工对整个通信工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施工人员要充分地学习施工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最大程度地确保可以安全地进行线路施工。

1通信工程中通信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通信线路的设计需兼顾多重要求,除了实现通信线路的基础功能外,还需最大限度提高通信的流畅性、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在通信线路的设计中,需要从技术可行性、运维便捷性、经济效益性、生态环保性等多个方面做对比分析,优中选优,选择综合应用效果最佳的方案。线路设计需要满足行业标准以及国家标准,投入使用的各类产品均要达到质量要求,且需要与实际建设环境相协调,充分提高装置运行的兼容性。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在通信线路设计时也应当积极引入行业的先进技术,但不可盲目引入技术,需考虑到其在工程中的适用性问题,灵活应用新技术,在前沿技术的带动作用下,切实提高通信线路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水平。此外,线路设计前必须做全面的勘察,给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主要流程为:1.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确定具体的勘察任务,例如勘察的线路、终端站、中继站的地址等,以便勘察工作可高效开展。2.多途径收集资料,从中筛选出具有可用性的资料。3.汇总前期勘察工作中的各项资料,生成分析报告。经过勘察后,可以给通信线路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进而从源头上采取协调措施,施工的主动性得以提升,可避免以往因勘察工作不到位而导致实际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多的问题。根据勘察结果,判断通信线路沿线是否存在建筑,确定一条尽可能不干扰既有建筑的线路,增强通信线路与建筑的独立性。

2通信线路施工现状解析

2.1线路规划问题

通信工程中,线路布局决定着通信工程的运营质量。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人员并未意识到线路布局规划的重要性,在规划时一般以工程量作为基准,如某一阶段的工程施工周期较短时,施工人员为在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则将线路施工置于次要位置。此外,线缆外部包层、线芯质量等因素对线路运行起到较大的影响,如建筑施工企业为降低整体工程成本,选取劣质的线缆材料时,将严重降低通信工程的信息传输质量,且在地下敷设的前提下,如线缆因质量问题发生破损等,将加大后期运维难度。因此在对线路进行规划与敷设时,质检人员应对每一项施工环节进行检查,并按照图纸参数的设定,对施工过程中产生信息进行一一比对,以令后期通信工程的实践应用得到有效保障。

2.2线缆接头处对接问题

线缆在敷设施工过程中,除线路本身的质量特性外,其接头对接形式也是影响信息传输质量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对线缆进行对接时,如技术施工不合理,其对接环节处将产生较大的张力,进而令线缆接口处产生不均匀现象,加大接口处的涨合风险。如线缆接口受到外界压力时,线缆将造成断裂风险,令整体通信工程陷入瘫痪局面。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大技术工艺处理的强度,针对实际施工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通信工程中通信线路施工技术的运用

3.1架杆的施工技术

3.1.1架杆的配套

在安装通信线路时,传输架杆为关键的支撑节点,必须注重对架杆形式的选择,此时需充分考虑到现场的地形、地质、气候等多重条件。在架杆的设置施工中,需确定合适的基坑开挖区域,形成特定尺寸的基坑,向其中填埋混凝土,配套合适型号的架杆,通过混凝土的胶结作用,保证架杆的稳定性。在实际架设时,需有效控制架杆的间距,不可过大或过小,若过大则会影响线路的稳定性,过小则会增加架杆设置的工作量。不同区域的架杆设置间距存在差异,通常,市区架杆布设间距可按35~45m予以控制,郊区的建(构)筑物相对较少,可将该间距增加至50~55m。部分线路跨越障碍物或是河流等特殊的地区时,宜采用长杆档方式。在线路路由中心线上精准设置与支线线路相配套的电杆,该装置的中心与路由中心尽可能保持重合的关系,最大偏差不可超过50mm,杆身需呈垂直的姿态。角杆根部需在线路转角点沿线路夹角平分线适当内移,不同杆体的内移值不尽相同,其中水泥电杆以100~150mm为宜,木杆适当增加至200~300mm,在经过拉线收紧操作后,要求杆体可以适当向外角倾斜。

3.1.2拉线作业

光路连接过程中,线缆与架杆均要维持稳定的状态,若两者处于非动态平衡,则会严重影响架杆的稳定性。针对此问题,可在架杆周边设辅助拉线,通过此措施的落实,增强结构力的稳定性。拉线作业时,材料可以选择钢绞线,将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架杆顶部、地锚处,以形成稳定的关系,经连接处理后,将地锚掩埋在地下。通常,地锚出土长度应控制在300~600mm,尽可能提高位置的准确性,允许偏差为50~100mm。拉线作业需充分考虑到现场的建设环境,若靠近电力设施及闹市区拉线,则必须增设绝缘子,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若在人行道上拉线,考虑到安全层面的要求,需配套拉线标识,并加强对下部拉线(指的是距离地面2.0m以内的部分)的防护,采用绝缘性能较佳、耐久性较好的材料,以免引发安全事故。若项目施工现场的环境风力等级较高,则需视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防风措施,且应当优化拉线方式,具体可采用拉线三角定位的方法,此举可实现对架杆的稳固处理。

3.2做好架杆选择及安装

传输架杆是确保通信线路安全稳定的骨架,因此如何选择架设杆子是重要工作。在线路架空铺设时,需要用到传输架杆。在架空铺设时,应该严格按照质量要求并结合施工环境来选择传输架杆,使其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从而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因此可以选择水泥架杆。在安装架杆过程中,要确保其与线路按照要求同步实施。在架设时,要确定其埋设深度及架杆架杆、缆线的间隔距离。一般而言,架杆越重,就应该埋得越深。

3.3落实线路连续性施工作业

在开展通信线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能够严格地依据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充分地确保施工作业可以连续进行,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注意的是,要将通信线路的收容半径控制在40cm之上,因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张力对线路产生的影响。同时,要选择能够符合通信规范要求的线路,确保线路能够紧固、安全可靠。在这个基础之上,紧固线路时需要避免扭转预留线路,并且不允许管道和钢制加强芯发生接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信线路是通信工程施工全流程中的重点内容,切实提高通信线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通信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前做好现场勘察工作,根据所掌握的实际情况设计方案,再合理调度施工人员以及各类物资,在多重施工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保质保量完成通信线路的施工作业。

参考文献

[1]魏世豪.浅谈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设计的合理性[J].中国新通信,2020(19):25-26.

[2]刘晓曦.通信工程中的线路施工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20(05):109+111.

[3]梁杰.光纤通信工程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09):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