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美术馆数字化服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1
/ 2

文旅融合背景下美术馆数字化服务研究

刘倩

石家庄市美术馆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苑东街 1 号 050081

摘要:随着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体制改革的全面完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产业进入快速融合、共同发展的新阶段。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既是美术馆发展的重大机遇,又是美术馆面临的全新挑战。一直以来美术馆以艺术品陈列展示作为最主要的服务方式,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地的美术爱好者和广大市民群众,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制约了美术馆业务的开展,特别是针对外地游客的服务存在明显短板。

关键词:文旅融合;美术馆;数字化服务

1制约美术馆为外地游客开展服务的因素

1.1艺术品展示环境的限制

艺术藏品的陈列需要考虑藏品安全保护、展览空间安排等一系列问题。受陈列条件和安全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在博物馆外随意陈列。因此,艺术馆的展览大多在博物馆内进行。艺术博物馆一般建在城市中心区,服务范围主要覆盖场馆所在的周边地区。游客集中但距离市中心较远的景区难以覆盖。

大部分景区不具备举办艺术展览的条件。如果在景区举办艺术展览,展览布展、藏品运输、安全管理等成本都非常高。因此,美术馆很难将优质的展览资源送到旅游活动区,无法为游客提供就近观展的服务。

1.2展期限制

考虑到藏品的保护和展厅的有效利用,除一至两个常设展览外,大多为临时展览。参观者只有在展览期间到达博物馆,才能欣赏到高质量的艺术展览。展览结束后,他们将错失欣赏的机会。游客在当地停留的时间有限。他们根据旅行路线去不同的景点。普通游客不会花很多时间在美术馆看展览。展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游客参观美术馆的意愿。

1.3对艺术展览缺乏兴趣

参观博物馆的大多数人不是专业画家或艺术爱好者。他们利用闲暇时间观看艺术作品展览,主要是为了休闲放松。美术馆传统的展览模式是通过二维平板或玻璃陈列柜向公众展示珍贵的艺术藏品,其可视性、交互性和趣味性较差,严重影响了参观者的体验。为了适应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需要,美术馆必须运用更加丰富的展示形式和手段,使美术馆的藏品更加生动地呈现给观众,增强美术展览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文旅融合背景下数字化服务的优势

2.1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搭建的“虚拟展厅”,参观者无需亲自到美术馆参观实物展览,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观看美术馆提供的美术展览。数字服务打破了美术馆传统展览观赏模式的时空限制。由于没有关闭时间和展览结束时间等限制,游客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了解当地的艺术文化。此外,通过互联网和手持移动终端,可以掌握美术馆的展览信息和各种活动通知。游客可以根据日程安排抽空参观实体展,观展时间和方式更加灵活自由。

2.2加强参观体验

为了克服展示手段单一、缺乏趣味性的缺点,美术馆将全息投影、三维图像和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美术馆展厅,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实体展示空间与虚拟展示空间音视频的融合与互补,为国外游客提供更多的艺术相关信息和多角度的艺术细节展示。美术馆数字智能服务系统在参观过程中提供智能导航、语音讲解等服务,让非美术专业学生真正了解艺术创作背景和艺术成就,通过更全面的展品解读,为参观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此外,通过互动装置和现场体验项目,可以提高游客与展览的互动性,激发游客参观艺术展览的兴趣。

3文旅融合背景下美术馆如何开展数字化服务

3.1馆藏数字化及应用平台建设

数字化建设是数字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美术馆通过扫描、摄影等技术手段收集数字藏品,然后利用专业的后处理技术对藏品进行建模。随着三维扫描技术和三维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已经能够完美地还原艺术收藏的每一个细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艺术收藏多媒体数据库,以满足数字资源管理和应用的需要。

美术馆还应构建多元化的艺术品数字化服务平台。对于博物馆来说,主要是搭建一个数字化的展览服务平台,实现展览设计的智能化、展览服务的虚拟化和真实化的结合;面向馆外,我们主要开发手机app和微信app,将美术馆的资源和服务转化为方便游客的“掌上美术馆”。

3.2数字化推广

一直以来,博物馆主要通过展板和海报宣传其资源和服务。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只针对博物馆原有的服务对象和观众。宣传推广的受众面狭窄,传播范围非常有限。作为潜在的服务对象,外国游客无法获得艺术馆的服务信息。

鉴于旅游时间短、行程紧凑,画廊必须创新宣传推广模式,并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官方网站、微信官方账号、官方微博)宣传,确保旅游者不受博物馆提供的各种信息的干扰。数字宣传更有针对性,能够及时有效地向潜在观众传递展会信息和文化服务。它不仅大大降低了艺术博物馆的宣传推广成本,而且提高了艺术博物馆在文化与旅游融合中的影响力。

3.3虚拟显示与人机交互

在数字收藏应用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虚拟展览与美术馆实物展览相结合的新型展览模式。运用全息图像、动态捕捉等技术,实现书画等平面作品的三维显示,营造出生动的虚拟三维场景。运用传统艺术与科技手段完美结合所产生的神奇效果,可以全面准确地展示艺术作品的特点,加深观众对展出作品的理解。

利用人机界面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观众与虚拟环境中各种元素(包括虚拟艺术品、艺术家及相关场景)的互动,让观众体验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调动观察和思考的积极性,加深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记忆,让观众得到更深刻的展览体验。

3.4大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服务

美术馆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基础,收集和分析游客参观路线和展品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观众行为模式和偏好模型,并结合相关业务对艺术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进行综合分析,为改进和提升展览提供参考,为展览策划提供参考。此外,博物馆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小节目、商业系统、网站、微信公共平台等多种数字平台对服务对象进行记录和数据采集,分析和探讨不同目标受众的兴趣爱好和文化需求,促进外国游客服务信息的准确推送。根据外国游客的目的地,安排展览策划和各种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3.5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文化旅游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艺术博物馆等文物机构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然而,艺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意转化率普遍较低。大多数文化创意产品都只是对艺术藏品的复制,或者直接将一些文化元素复制到实物上。文化创意产品生产规模小,生产销售渠道不畅,也制约了艺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

美术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技术,创造性地改造艺术藏品及其文化元素,摆脱传统文化创意产品的静态和平面特征,打造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和较强市场吸引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品牌。比如,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开发VR艺术明信片,游客可以下载相应的app,扫描明信片,会有书法、雕塑等艺术作品的三维动态模型,并对相关艺术作品进行语音点评,使游客通过互动的方式对当地的文化艺术有更深的了解。此外,通过数字平台在线打造有特色的文化创意展示和销售空间,将传统的文化创意艺术移植到网上,通过加大宣传推广来解决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

结论

在文化旅游融合的背景下,美术馆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对博物馆和区域内的艺术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意表达,充分利用数字平台实现展示、传播,艺术收藏的交流与服务,积极配合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服务机构开发具有文化艺术内涵的旅游项目,增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文化认知,通过拓展美术馆的服务功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文化援助和支持,达到“以文化促旅游”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清.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美术馆[D].中央美术学院,2019.

[2]李鸿儒.当代美术馆互动式体验空间构成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2019.

[3]甘超.当代美术馆展厅的“空间匹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