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魏志广

15262819900408****

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水平持续稳定的提升,各行各业都百花齐放,其中发展最为迅猛的当属建筑行业,从以前的平房到现在高楼大厦平地起,这就要求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建筑行业中混凝土的使用属于核心环节,这就要求其浇筑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与传统的浇筑形式相比,装配式混凝土的优势多多,也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浇筑方式。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梁、板、柱通过各种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理论上与现浇结构有同等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结构的适用高度和设计方法也基本相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采用工厂加工制作,而施工现场仅为构件吊装和较少部分的现浇作业,与传统现浇结构施工相比,其能大大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降低噪音、防止扬尘、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现场安装节点较为复杂,尤其当其构件钢筋较多时,施工吊装就位困难,难以实现设计要求,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以下简称为装配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或者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技术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由于其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具有绿色环保的特性,所以在很多施工建筑领域都采用这种技术。装配结构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但一直处于雏形阶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广泛的应用,其参考了日本的建筑技术,框架柱竖向受力钢筋,并且采用套筒灌浆技术进行连接,节点区域装配现浇,装配结构的设计重点在于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和节点区钢筋的布置。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混凝土计算理论方面越来越成熟,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当中。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存放

预制构件一般由供应商制备及运输到施工现场,这里对运输和保存也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根据预制件本身的构造特点选取特定的运输支架,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松动摇晃等操作不当引起的结构损坏。其次当预制构件到达施工场地后,储存也至关重要,应该选取一个宽阔平整且干燥的场地,这样不仅可以方便预制件的装卸,而且存放起来会更加安全,不易使其因受到外力而遭到破坏,保证产品质量。装配式混凝土的构件不宜直接接触地面,容易因雨雪天气造成吸潮而变质,应该将其放置在架起的木头或铁架上,而且要依据构件本身的结构特点,找到起其承重区域整齐有序地摆放,不宜将其码放过高防止坠落,如果打算长期放置,还应在其上蒙上一层苫布,防晒防雨保持固有本质。

2.2预制水平构件拆分设计关键技术

①基于满足主体结构指标要求的预制水平构件拆分设计。预制水平构件的拆分范围受到预制竖向构件的影响。以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4.0装配率计算为例,若政策文件要求项目装配式等级评价为A级及以上,则预制竖向构件得分最低为20分,水平构件可不采用预制方式,即可满足评分表中主体结构部分的最低分值要求。若按政策文件要求项目装配式等级评价为满足最低50%的装配率要求,且竖向构件不采用预制时,则预制水平构件的比例需超过80%,才能满足评分表中主体结构部分的最低分值20分要求。②基于满足生产运输要求的预制水平构件拆分设计。预制水平构件的选取范围同样需考虑标准化和模数化设计,以简化设计和施工相关工作。预制板拆分设计,尚需考虑道路运输条件限制,具体需结合当地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建议预制叠合板宽度不超过2.7m,长度不超过6m。

2.3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框架梁和次梁的混凝土后浇叠合层厚度分别不宜小于150、120mm;凹口截面预制梁的凹口深度大于50mm,凹口边厚度大于60mm。预制梁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水平结合面宜设置粗糙面,凸凹深度大于4mm;预制梁的梁端端面设计为梯形齿槽,齿槽在梁截面的高度范围内沿梁高度均匀布置,齿槽的深度不应小于30mm,高度不宜大于深度的3倍。同一截面上齿槽的净距不应小于齿槽高度,齿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30°。叠合框架梁宜采用整体封闭箍筋,其预制部分的下部纵筋根据设计的框架节点形式来排列放样,确保预制梁现场的吊装顺利。叠合梁需配置抗扭钢筋时,抗扭钢筋应并伸入梁柱现浇节点区锚固。通常叠合次梁采用开口组合箍筋。

2.4拓宽监督范围,强调资源整合

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推进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管理力度,拓宽管理范围,将监督内容进行细化,提高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整体技术水平,确保该技术的独特优势能够在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进行技术监督则需对数据和信息等要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强调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技术操作能力,防止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严重误差现象,在进行技术监督时候出现技术问题则需及时进行处理,从细节处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整体质量水平。现阶段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已进入全新时代,迎来快速发展的全新机遇,因此需强调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保障整体质量水平达标。除此之外,在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拓宽管理范围的基础上重视企业交流以及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实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快速发展,企业间需加强交流沟通,实现资源整合推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可扩大自身应用范围,因此需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技术应用质量吸收施工经验,弥补不足之处,充分发挥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2.5预制墙板的吊装

预制墙板吊装的各种准备设备如斜撑设备,固定件,高度调节部件等等,必须在进行吊装之前准备好。在具体吊装过程施工之前,一定要事先将结构的标高进行标注,为下一步的吊装工作提供位置参考。按照预制墙板的吊装规范要求,在吊装到标定位置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将预制墙板固定在预埋的铁件上,并再次利用预制铁件对墙板的高度进行进一步的微调。在安装墙板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一墙体上部的预埋钢筋一定要插入上层底部的预埋套管中,二重新对上层底部的套管进行浇筑混凝土,保证墙体的有效连接。三墙板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其干净整洁,避免混凝土对墙板造成污染,可通过采用具有弹性的专用胶带在外墙保温板上进行贴合,可防止墙缝遭受污染。

2.6预制水平构件连接施工关键技术

预制水平构件连接主要采用后浇混凝土连接技术,包括预制板与预制梁的连接,预制梁和预制竖向构件的连接等。①技术原理。后浇混凝土连接技术是在预制构件吊装完成安装后,在预制构件搭接连接的部位后浇混凝土封闭连接的施工技术。后浇的混凝土需比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②技术特点。目前,装配式建筑项目主要采用的后浇混凝土连接技术安全性能较好,符合学界主流认同的等同现浇原理,且该技术对连接部位精度要求较低,适用范围较大,施工速度较快,符合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造价的需求。部分装配式建筑施工连接采用干式工法连接技术,但案例较少,尚有较大验证空间,如图1所示。

612ecd0476c5d_html_50ee8d6887eb05e1.png

2.7灌浆施工

灌浆施工时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里的关键环节,我们在灌浆之前有几点准备工作。首先我们要将灌浆液进行充分的搅拌,确保其中成分都混合均匀,而且我们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浆时间。其次,灌装期间我们既要做到防止浆液漏液,也要做到浆液的防水工作,以免造成移位。这里就要提一下我们的PC板,由于它具很强的照明性和绝缘性,所以它在灌浆的整个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位置。安装PC板是要固定好架子,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其浇筑高度。最后,我们还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测试,确保其强度符合浇筑要求,灌浇期间要严格遵循混凝土的初始凝结时间,并注意振动工作,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

结语

目前我国的装配结构技术已经有了成熟稳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不少贡献,在技术更新和实际应用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走很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对于技术的创新重点关注,对于装配结构如何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如何在改善社会建筑环境方面多花心思。国家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希望能够对建筑行业装配结构技术的更新有所建议和帮助,让装配结构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势。

参考文献

[1]杨建青,张恒.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147-148.

[2]王海瑞.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5):257-258.

[3]马世丁.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23):165-166.

[4]郭惠琴,马涛,陈彤,郑辉.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的结构技术策划[J].建筑结构,2020,50(20):31-37.

[5]张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7):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