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安全的保障及安全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配电安全的保障及安全管理研究

李铁震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平庄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024076

摘要:配电安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构建风险安全管理体系,合理的评估风险,对各种事故进行有效的处理,进而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电力系统经过不断改革,安全就成为电力企业重要工作,配电作为电力核心组成部分,向社会提供电力资源,进而减少在管理过程的安全问题,实现配电安全管理精准化。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配电安全管理措施,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电力企业;配电项目;安全

1 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电力企业提前做好防范风险工作

完善电力系统配电安全保障和安全管理,可以提前进行电力运行阶段风险和灾害问题的预警,做好预防。比如说:在我国北方,配电线路受到了寒冷天气、降雪、降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造成电网的断裂、电杆的塌陷等,电力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除去恶劣天气,还有火灾、地震、雷暴等自然灾害,南方沿海地区还会遇到台风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的影响,会使电力系统受到损失,无法正常运行。面对这些灾害,人类不能够阻止其发生,但是,可以采取提前预防的措施进行防范。为了使得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电力企业就要提前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制定和完善。
1.2 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随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想让电力企业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大道上占据一席之地,就要顺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生产力需求,完善更新安全管理措施。电力企业的发展是靠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持的,只有电力系统的运行得到保障,全国的生产才能够有序进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要结合当下的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更新和完善电力安全管理措施,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才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2 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现状分析

2.1 安装过程的问题
在进行安装建设配电网的最初阶段,由于有关工作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相关安装施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电量的实际需求比较大,必须要尽可能地缩短安装时间,工作人员的自身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加,进而可能会增加供电网安装问题的发生率。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会改变安装线路,将原本的线路安装在一处新的电杆中,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线路安全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很容易出现线路缠绕情况,并进而可能影响到整体电路的正常运行,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杆的工作负担。
2.2 制造电路设备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电力设备发展过程中,配电网抵抗风险的能力和实际使用寿命与设备质量的好坏有着紧密联系。如果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配电设备不达标,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出现电网瘫痪的现象,周围居民日常生活和生产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2.3 设计配电电路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配电电路的覆盖面积都比较广,为了保证配电电路的正常运行,在对电路进行配置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准备和考虑,在对路线进行布置过程中还需要对周围的环境、地形地势等进行全面的考虑。如果周围环境的树木数量过多,需要考虑绕路情况,如果地形比较陡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电杆的加固情况进行考虑,而对于一些气候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需要提高对配电网设备装置加固工作的重视。如果在设计电路过程中不能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考虑,也有可能会导致整体区域中的配电网出现瘫痪的现象。
3 加强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研究
3.1 提高安全的重视程度
在研究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时,需要提高安全的重视程度,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为了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开展员工大会,例如:在会议中可以为员工讲解安全工作方法,用电、配电的安全方法,提高员工安全工作重视程度。另外,管理人员可以在培训的过程中,为其展示安全方面的实际事故,使员工能够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重视程度。第二,由于部分员工的综合能力不高,甚至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为了提高其安全意识,需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3.2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部分基层配电运行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电力企业针对这一情况可结合实际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进而更好地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为了更好地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此外,还要对已经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进而使员工的业务能力显著提高。同时电力企业的领导也要针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探讨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多方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这样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多种问题与不足,同时还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水平。


3.3 建立健全配电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
在研究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时,需要完善配电安全保障体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为了提高配电工作的安全性,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落实这一制度,使员工能够提高安全施工意识,例如:在制定管理制度时,管理人员需要先了解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工作情况等,之后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应用这一方法进行管理,使员工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第二,由于配电工作中的配电箱、防雨措施等方面与设备安全有一定的关系,进而在安全管理时,需要对这一部分进行安全管理,使其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稳定性。另外,由于员工的工作能力与配电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进而在需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使其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施工能力,保障电网运行稳定性。
3.4 加强配电管理
  在开展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时,需要加强配电管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配电管理与设备运行稳定性有一定的联系,在配电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将员工分为几个小组,并将配电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划分,例如:员工在进行配电安全检查时,需要对线路磨损情况、零件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高配电检查准确性,需要在检查时将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提高员工对检查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二,为进一步提高配电运行稳定性,需要检查线路的布置情况,并将线路布置中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记录,在整理结束,设计人员需要重新设计线路的布置方法,避免其在车流量、建筑较密集的区域,提供线路运行安全性。
3.5完善配电网技术
在电力企业不断发展阶段,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络运行阶段得到广泛应用,这一系统能够快确定出故障点,进而实现隔离故障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故障点进行有效隔离。维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就可以保证检修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用户的停电时间。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还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这也对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在电力系统运行阶段,配电安全保障、安全管理与居民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联系,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重视配电运行安全和管理就成为电力企业关注的焦点。让国民可以充分了解用电安全,对用电安全意识进行提升,电力部门还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脚步,对电力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我国的供电能力才能适应国民用电的需求,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海民.县级供电企业配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193-194.
[2]潘鹏.配电安全运行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5(2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