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的困境与干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语文学习的困境与干预策略

王泽周

揭西县南侨中学, 广东省揭阳市, 515434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人们对于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知。初中语文作为主要学习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语文科目相对其他而言,具有设计面广泛、实际运用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课堂节奏,导致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减弱,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成为语文学科的学困生。而教师想要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平,就需要寻求有效的干预策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摆脱学困生的困境。

关键词:语文;学习困境;干预策略

引言

我国教育事业最近几年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跟随时代的变化,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探讨和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1语文学习的困境

1.1学习体系的转变

初中语文知识以深入阅读为主,难度不高,但对于少部分学生来说,很难通过阅读把握主要文章思路,造成理解偏差,影响学习效率。而且,部分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之前,缺乏对语文的理解认知,往往会觉得学习语文困难且乏味,从而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初中语文作文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日常知识积累,给学生实际运用过程带来很大的困难。面对知识体系的改变,学生如果没有进一步适应,长期以往就可能丧失学习的信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1.2理解能力的偏差

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差异也是导致语文教学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之一,认知水平较低且付出时间较少,就会逐渐沦为学困生。语文除了需要积累和创作之外,还需要背诵一定的古诗词。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传统教学采用直接考察的形式开展,而如今的古诗词更多的结合理解考察学生的古诗词积累。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诗句的含义,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诗句。但对于初中生来说,分析诗句还处于较为片面的阶段,很难准确把握情感,尤其是部分理解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很难适应教师的节奏,进而产生学习压力,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2解决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有效教学策略

2.1培养学生的习惯,夯实核心素养

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阅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感知课文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文本。文本不仅包括教材中的课文,还包括好的课外书,都比较适合初中生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要明确语文授课不只是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自由发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表达,让学生既严谨、又准备地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

2.2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产生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科目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课前导入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的背景故事或者课文的文学价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平时可以多关注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并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3拓展教学内容,有效丰富课堂

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如若仅停留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上,不仅不利于知识的深入理解,还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思维的发展。对此,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利用起来,为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素材、资源,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延伸,丰富语文教学,使学生展开深层次的语文学习。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这一课的时候,如若教师依旧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仅让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观察插画,那么学生对于石拱桥的认识会停留在表面,不利于深入学习,从而无法真正把握作者所传达的真情实感。为了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教师选择应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教师在课前搜集了一些与石拱桥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将这些素材整合起来,制作成精美的课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石拱桥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架构。通过这样的方式实施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够借助壮丽、美观的建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从而在收获新知的基础上,不断促进自身审美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升,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4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初中阶段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一直以来学生都是课堂的参与者,并且占据着主动性的地位,所以教师需要革除以往教学所存在的弊端,改变以自身为核心的一言堂教育模式。特别是在情境教学这一模式使用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合理的分析和了解,在掌握学生当前知识学习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也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果和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也能够看出,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还需要在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地对课堂知识有所掌握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主动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更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转换学生学习思想的引路人。在这样师生的关系之中,教师就需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良好的课堂互动环节和流程,并且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的情境进行创设。

2.5做好知识体系转化,增强学生信心

初中语文虽然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上,与小学语文学习有很大的不同,但部分知识仍需要与小学相衔接。分析可以发现,部分学困生受知识体系转变影响,容易出现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形成畏难心理,影响和限制学生学好语文。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适应初中语文知识体系,避免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产生学习压力,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基础知识为主体进行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通过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有效了解初中语文体系,进而更快速的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另外,还需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因学习方法不正确而造成的学习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便学生进行参考,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语文学习困境提升工作,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不断丰富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其学习质量,落实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65.

[2]臧运梅.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0):35-36.

[3]张崇祝.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