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培养中班幼儿良好习惯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家园共育培养中班幼儿良好习惯的策略研究

潘神英

深圳市光明区公明金苹果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8106

摘要:在幼儿学前教育体系中,主要集中于强化幼儿的各项认知能力,以此帮助其进行良好的行为和情绪控制,从而帮助幼儿顺利从家庭生活过渡到集体生活当中。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其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依旧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仅仅通过幼儿园单方面的教学是不足以使其形成良好习惯的,对此不光需要家长形成正确认知,同样也需要幼儿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采用合理的教育手段来帮助家长共同实现教育目标。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家校共育措施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学前教育;中班教学;行为习惯
引言:对于中班的幼龄儿童来说,此时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与探索能力,因此身边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无形当中对其世界观的构成产生影响,这也是现代教育体系当中一直强调家庭教育的原因所在。而学前教育则是塑造幼儿各项行为能力的关键,也是帮助幼儿适应今后小学生活的过度阶段。为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当对幼儿的教育义务形成正确认识,并发挥出自身的教育功能,以此确保幼儿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家园共育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家长参与性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人们也开始进入到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幼儿家长不仅要履行抚养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还需要考虑家庭经济收入问题,因此难免便会导致家长无暇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甚至个别思想薄弱的家长还会认为培养儿童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任务,面对家园共育展现出了不理解、不配合的态度,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家园共育的实际效果,最大影响是造成了幼儿教育层面的缺失,不利于其良好习惯的养成[1]

(二)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幼儿家长群体中有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工作者,其不仅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性,并且思想观念上也是千差万别。这种现象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便是其在面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时,不光是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连教育手段也会与当前的幼儿教育体系产生冲突。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许多家长过于关注幼儿的文化成绩,但是却常常忽略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基础的理解能力,但是很多家长急于求成,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更多的是引导幼儿学习一些英语、汉字、数学知识,不仅给幼儿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同时也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家校沟通不畅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渠道,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原本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应该变得更加紧密与高效,但实际效果却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家长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因此对于与教师间的沟通常常是采取一种应付态度,并没有在交流中起到实际效果。还有部分学生家长的关注点存在偏差,对于教师反映的幼儿在园表现并不关注,也没有积极向教师传递幼儿在家庭当中的状态,而是更多的讨论一些幼儿学习以及未来择校方面的内容。这样的交流完全没有起到信息交换的目的,不利于教师针对幼儿特点来制定引导方案,从而使得家校共育失去了实际意义[2]

二、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有效措施

(一)积极进行交流,创造家园共育无缝对接

针对家校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幼儿园教师应当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主动与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并且在谈话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控制谈话方向与内容,要求家长积极反馈幼儿在家庭当众的生活状态,包括一些特殊行为、兴趣爱好、言行习惯等等。并通过这些内容来与家长共同分析幼儿的心理以及思想特点,以此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习惯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微信家长群的渠道,主动为学生家长分享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或影视资料,一方面帮助家长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向幼儿家长宣扬正确的教育观念与手段,从而确保家校共育的顺利实施[3]

例如,教师可以每天在幼儿家长群中分享一则教育小故事,故事内容需要短小精炼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然后要求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阅读,并在阅读结束之后互相交流体会心得,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培养阅读习惯,同样也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引导家长参与到家园共育中来。

(二)建立成长档案,指明家园共育方向

成长档案是针对幼儿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而整理出来的一份客观文字资料,其不仅包括幼儿当前阶段的综合评价,也涵盖对于幼儿未来成长方向的一份建议与目标。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家园共育活动中来,并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以及成长计划,引导幼儿家长为子女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可以根据幼儿当前阶段的行为特征,来为其制定一个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例如养成不挑食的良好习惯、养成自己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等等。并且在每一项学习目标下面都给出具体教育方法以及活动建议,使学生家长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展开家庭教育,并且每完成一项活动便做好相关记录或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成长档案来进行回复。如此不仅能够记录幼儿的行为变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三)提供互动空间,创造家园共育机会

对于幼儿园来说,除了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之外,还需要积极创造与家长之间直接接触的机会,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使其主动参与到家园共育活动之中。例如,园方可以在幼儿园专门设置一块室内活动区域,家长每天来接子女离园的过程中,都可以再次暂作逗留与子女共同进行玩耍。此时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指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一些角色扮演之类的小游戏,并为家长具体介绍这些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转变家长的认知态度,同时也有利于家校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4]

结语:综上所述,在开展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幼儿园需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除了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外,也有积极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年,如此才能够有效实现家园共育的最大价值,并确保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丁曼,胡连峰. 建构游戏中大班幼儿意志品质发展现状调查[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7):80-85.

[2]阎思佳. 家园共育,双赢共进 ——浅谈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 数码设计(上),2020,9(11):185.

[3]聂湘燕,陈清华. 家园共育推进幼儿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9(5):83-84.

[4]谢志清,陆秋池. 家庭教育对幼儿园中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