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藤野先生》中反讽手法的使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浅析《藤野先生》中反讽手法的使用

孙晓娟

山东省青岛大学 266000

摘要:反讽,又称反语,是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反讽最显著的特征即:言非所指,也就是陈述的实际内涵与它表面意义相互矛盾。反讽的理解需要依靠语言环境,单从字面本身无法完全判断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事物或情感。运用反讽和反语能够引人深思,同时有加强感情色彩。《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经典回忆性散文之一,选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一文中的反语不仅多,而且感情真挚浓郁,抒情强烈。透过反讽手法,可以体味出文章中隐含的爱国之情,因此,本文将从“美与丑”“虚与实”“冷与热”“爱与恨”四个矛盾中分析体味《藤野先生》中反讽手法的使用。

关键词:反讽手法;使用;

  1. 美与丑

文章的开头,鲁迅用“绯红”的“轻云”来比喻上野公园樱花烂漫的美景,紧接着就是一个转折,“但”也少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实际上,这个“但”字就隐含了鲁迅先生的情感态度,花团锦簇的美景本来是赏心悦目的,但成群结对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让鲁迅感到鄙夷和厌倦。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丑态呢?鲁迅先生用了一系列的反讽来刻画。首先是“盘着大辫子”与“富士山”的对比。在鲁迅看来,这些“盘着的辫子”无疑是清国封建、落后的象征,是“丑”的,但鲁迅又将这辫子“顶起的学生帽”比喻成“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国家的象征,“富士白雪映朝阳”就是对富士山上皑皑白雪的美景的赞美,这种比喻无疑美丑的对照,是鲁迅对清国留学生封建落后却偏要附庸风雅的讽刺。其次,是“油光可鉴”与小姑娘“标致”的对比。“小姑娘的发髻”,“扭几扭”都是对清国留学生神态和体态的描述,实际上是鲁迅刻意将这些留学生“娘化”的表现,暗讽他们不学无术,失去了一个学者的风骨和风范,“标致”本是形容女孩漂亮、精致的词语,而这里明显是讽刺清国留学生无视国家危难,只知打理自己的外表不知上进的丑态。

除此之外,人物之间品质与人格的美丑对照也是鲁迅讽刺的一个重要方面。且看日本留级学生和藤野先生之间的对比。藤野先生刚出场时,留级生对藤野先生是很不礼貌的,藤野先生刚介绍完自己“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下面的学生就开始发笑,藤野先生却也并不在意,而是继续授课,认真做学术。后鲁迅对留级生的评价:“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颇为熟悉”的评价暗藏了揶揄和讽刺,暗讽了这些留学生的无知无能和无趣,只能通过调侃老师来获得恶趣味。也正是因为他们留级所以对藤野先生的不饰外表本应该习以为常,却仍然对藤野先生发出了非常不礼貌的笑声,体现了这些日本青年留级生素质低下,对自己的学业不精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可笑心态。

  1. 虚与实

“虚”指的是虚词,“实”指的是“表达”。在写到自己的处境时,鲁迅内心的心酸和痛苦是含蓄的。他说:“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这里的“大概”表示一种不敢肯定的语气,与句末语气词“罢”字合用,更加强了揣测和不敢肯定,实际鲁迅也在为自己受到的“优待”而无所适从,猜想原因,只能用“物以稀为贵”这样的语句安慰自己。后写到自己的居住环境时,“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竟”和“居然”都是程度副词,表示惊讶,鲁迅在自嘲和讽刺的语气中表现了自己独自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心酸和辛苦。面对比较恶劣的生存环境,鲁迅是用一种乐观、幽默的心态去看待的,虽然有讽刺意味,但是语气中并没有表现太多的不满,更多的是自嘲和自我安慰。

在写到藤野先生授课时,有这样一段描写藤野先生所带书籍的描写:“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这里的“并不比中国早”内涵很丰富。首先,它确证了藤野先生并没有因为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落后而轻视中国的医学文化,从侧面已经表现了藤野先生做学问求实求真、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其次,“并不比”暗暗表现了鲁迅先生心中那潜藏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对自己国家已有的医学历史的那份骄傲其实暗藏在鲁迅先生的文字中。

三、冷与热

鲁迅的反讽,审视的眼光是冷峻的,内心的情感波动是却是火热的。

在匿名信事件中,首先是写到评价日本的学生会干事是“爱国青年”,这个爱国青年是一个反语,讽刺当时日本那些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有狭隘的爱国意识的日本青年。很明显,鲁迅对这些爱国青年的狭隘和愚蠢表现出了不满和讽刺,文章中写到:“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这说明了这些爱国青年看似有理想、有抱负,实际上也是一群没有主见、随波逐流之辈。一句“末尾是匿名。”更加点明了这些“爱国青年”敢做不敢当的小人心态。

后在匿名信事件的评价中,鲁迅愤然写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弱国”和“低能儿”是明显的自嘲和反讽,学生会干事认为鲁迅是收到了藤野先生讲义中圈划的题目,作弊才取得及格的成绩,这种偏见让鲁迅深深感受到一个弱国留学生在一个强于自己的国家留学的心酸和痛苦,因为这代表了中国人的能力和人格被日本某些“爱国青年”所鄙夷。其中,“当然”一词加强了这种反讽的意味,实际上,国家的强弱与个人的进取心、成绩无甚关联,鲁迅用“当然”一词突出强调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强盗逻辑。“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的反讽意味就更加浓厚。他们的疑惑难道是理所当然的吗?当然不是,试问在没有任何证据指向学生作弊的情况下,谁会怀疑一个同学的成绩呢?他们的疑惑是源于心中原有的偏见甚至是鄙视,这种偏见和鄙视满怀民族偏见和狭隘之心。从鲁迅冰冷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他暗藏在文字下汹涌的愤然、痛苦和不甘。

  1. 爱与恨

鲁迅曾在杂文集中说:“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们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世人评价鲁迅的讽刺是犀利的,是一针见血不留余地的,但有时鲁迅的讽刺也是温情的,甚至是悲情的。在看电影事件中,描述了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画面:“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在这,鲁迅并不是用的“我还在讲堂里”而是用的“讲堂里还有一个我”这样一个倒装语句。在众生喧哗,大喊“万岁!”的时候,仿佛有一个叫做“觉醒”的“聚光灯”,把人群中的“我”凸显了出来。这种凸显并不是因为国别,而是因为内心的信仰。紧接着用了同样的方式加强了这种“特别的痛苦”。“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鲁迅将“我”的感受放在了最后,用逗号隔开表示强调,用“特别”一词加强了自己与其他国人的不同以及内心的痛苦。可以感受到鲁迅的难堪、坐立不安以及一瞬间的孤独。他在比自己国家强大的地方读书,看到自己的同胞对于中国人的死去麻木而冷漠,周围的人都在为这场战争欢呼,只有这个内心澎湃着爱国情感的鲁迅心痛、心酸。这里,尽管鲁迅并没有对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进行更加详细的展开和叙述,但是,通过鲁迅与其他愚弱的中国人的对比,讽刺的效果就格外突出,读者也就不难看出鲁迅内心的隐痛。

总的来说,《藤野先生》一文中反讽手法的使用加强了文章的审美内涵,从矛盾对比中凸显了藤野先生的个人性格品质,更加展现了站在文字背后那个爱之戚戚,恨之切切的鲁迅,值得反复揣摩。

参考文献:

  1. 陆建中. 《藤野先生》中的讽刺艺术[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8(2):83-84.

  2. [1]贾书荣. 《藤野先生》讽刺艺术新说[J].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2(11).

  3. [1]应允兰. 巧用反语 妙抒感情——浅析《藤野先生》一文反语的运用[J].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12(1):86-87.